扩大内需背景下的中国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 

                  广东商学院 王先庆 武亮

内外贸一体化是存在于我国流通领域一个比较特殊的问题。国际上很少人为地把贸易区分内贸和外贸,内贸和外贸是有机结合的。对外贸易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范围内贸易的飞速发展,是由国内贸易向世界范围的延伸。因此,对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而言,国际市场只是国内市场的延伸,国际贸易只是国内贸易在世界范围内的拓展。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原来属于内贸系统的一些机构和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流通业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就提出在我国实行内外贸一体化的建议。针对我国内外贸分割的流通管理体制,有人提出“流通一体论”,也就是内外贸一体化。

关于内外贸一体化,我国学者分别从概念内涵、其管理体制的演变、经济效应、市场运作机制、发展路径、微观实现模式、遇到的障碍及对策措施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研究。


第一章 内外贸一体化的内涵及意义

一、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

“内外贸一体化”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在贸易管理上,内外贸本来就是一体的。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2004) 认为,所谓“内外贸一体化”,应该包括企业内外贸经营的一体化和国家对内外贸实施管理的一体化两个层面,实质是内外贸经营与管理体制的一体化。

陈朝晖(2004) 认为所谓内外贸一体化,就是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对从事商品流通的企业,不设经营区域限制,企业按照市场状况,既可在国内市场经营,也可在国际市场经营。

李永江(2005) 在诠释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时认为,内外贸一体化是针对内外贸分割而提出的有关内外贸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的一个新概念,它具有市场因素和上层建筑设计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市场层面上,指的是要使市场主体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不受内外贸界限的约束而自由选择其经营方式,整个市场实现内外贸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在上层建筑层面上,内外贸一体化要求对内外贸及整个流通产业实行统一管理。他认为,内外贸一体化的核心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具有显著计划经济体制特征的内外贸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在整个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宏观背景下,演进为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体制具有历史必然性 。

谭祖谊(2011)认为充分把握内外贸一体化的确切内涵, 应该必须避免陷人四个方面的认识误区。

第一,不能单纯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去理解内外贸一体化。内外贸管理体制长期分割是阻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严重障碍,但它并不是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全部。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并面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的经济基础之上,这种内外分割的管理体制必须加以变革而已。

第二,内外贸一体化并不是内外贸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方面的趋同。尽管人们可以在产业链条、产业环节、市场细分以及企业经营范围等层次,找到内贸和外贸在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交叉重叠部分,但是决不能由此混同内贸与外贸的不同行业性质和市场特征。因此, 内外贸一体化是相对统一,而非绝对趋同。 

第三,尽管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先由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引领,后由政府领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推进的,但是,不能过分强调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重组对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仅从体制变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而言,市场的自发演进往往会起先导作用。当前的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就是如此, 内外贸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体化变革仅仅是顺应了内外贸市场一体化演进的必然要求。简言之,内外贸一体化是一个市场自发演进过程, 而非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

第四,必须充分认识到内外贸一体化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此意义上的内外贸一体化并不是从内外贸行政管理部门的重组之日开始的,可以认为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而且这一进程还将不断深化发展下去。

总之,在现有的文献及其在经济类的书本中,对“内外贸一体化”这个概念并没有给出非常具体的内涵,它的提出是根据经济发展形势的具体需要总结出来的,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内外贸分割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时候分割管理对商业流通甚至会产生阻碍作用。因此,我国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需要,适时的提出了内外贸一体化这一经济学概念。

内外贸一体化主要是指依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国家、中介服务机构及企业三位一体的互动过程。从微观层面上讲是对对那些进行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企业,不对其设置人为的经营区域限制,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做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从事经营活动的决定,自主决定业务发展规模、企业销售战略以及营销策略,主要是关注经济发展的企业的经营方式; 中观层面强调中介和行业协会的协调运作能力,中介机构可以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及时准确的协助,尤其是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一个相当比较好的外部运营氛围,帮助他们快速地发展壮大;在宏观层面,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管理能力,政府在内外贸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要保持整个流通产业统一性,发挥政府的协调沟通功能。

对于内外贸一体化这个发展过程的理解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供求规模和产业分工为基础,以国内外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逐步融合为基本内容,以市场竞争为主要推动力量,并引致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协同变化的经济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内外贸一体化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任何一个开放经济都存在内外贸一体化过程,只是在一体化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别。一个经济体的对外开放程度与其内外贸一体化的程度是正相关的。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 的不断提高,其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必然会不断加快。

其次,内外贸一体化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自发演进过程。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也是内外贸一体化的经营主体,正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自主经营活动构成了内外贸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广义而言,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只要其价值链或产业链延伸到国内外要素市场或产品市场,那么,从要素投入和产品实现角度,就可以认为其生产或经营活动是内外贸一体化的。因此,我国企业生产经营层面的内外贸一体化,要比政府行政管理层面的内外贸一体化早得多。

当然,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层次和规模是不同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20 世纪 80 年代初到 90 年代末),实行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战略的典型代表,是外商投资企业(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随着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和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不断进入加工贸易领域,而加工贸易在本质上是内外贸一体化的。20 世纪末到 21 世纪初,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我国一部分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也纷纷通过对外投资进入国际市场,发展成为以中国为母国的跨国公司。从跨国公司全球配置资源及其国际迂回生产过程来看,其生产和经营战略都是内外贸一体化的。正是企业的性质、规模和结构的不断变化,推动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组织结构日趋复杂。

第三,内外贸一体化是以市场供求规模和产业分工为基础的。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供求规模及其结构的变化;同时,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格局的变化,对内外贸易一体化进程也产生深刻影响。就市场供求而言,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是决定内外贸一体化的规模和结构的主导方面。这里的需求不仅仅是对最终产品的消费和投资需求,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对中间投入品和原始投入要素的引致需求。内外贸一体化就是由市场需求变化最终决定的供给变化过程。从分工角度而言,产业间的分工(垂直分工)、产业内的分工(水平分工)以及产品内的分工(要素分工)的格局及其不断演进,直接决定了内外贸一体化的现实路径。

第四,内外贸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国内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断融合。按市场层次,可将内外贸一体化的内容,分为产品市场一体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产品市场一体化是指最终产品(主要是最终消费品)同时在国内外市场销售,满足国内外同质细分市场需求。要素市场一体化是指基本生产要素(资本品、劳务、技术等)和中间投入要素(中间产品)同时供给国内外生产者。产品市场一体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产业链条和产业环节,细分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及其混合形式。纵向一体化是指来自国内外市场的不同要素进入同一产业链条的不同产业环节(这一产业链条可能是国内的,也可能是国外的,还可能是跨国的)。横向一体化是指同种产品或同种要素进入不同产业链条的相同产业环节(生产环节或流通环节)。就某一企业的生产和流通过程而言,可能既存在产品市场一体化,又存在要素市场一体化;既存在纵向一体化又存在横向一体化,即出现“混合一体化”。

第五,内外贸一体化以市场竞争为主要推动力量。内外贸一体化的原动力,内生于企业的市场竞争活动。如前所述,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市场自发演进过程,市场自发演进的动力来自于市场竞争。无论是内贸向外贸延伸,还是外贸向内贸拓展,从企业行为考察,都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的一体化经营,遵循以要素禀赋、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则;企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的一体化经营,遵循以广义技术差异为基础的规模收益递增原则。正是基于对比较优势利益和规模收益的追逐,促使企业实施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战略。

最后,内外贸一体化要求政府的内外贸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政府通过变革管理体制、调整管理政策,实现内外贸战略一体化、内外贸政策一体化和内外贸监管一体化,以“宏观调控”手段间接“诱导”企业的竞争行为,弥补“市场失灵”。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府通过职能重构和政策调整,可以消除阻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流通体制障碍和贸易政策障碍,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但是,政府不可能代替市场“预先安排”市场竞争秩序。换言之,市场竞争秩序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

二、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性

(一)内外贸一体化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以前和改革初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企业毫无市场取向的经验,尤其是驾驭国际市场能力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取得外汇,优先保证外贸发展,集中力量扶持和发展外贸企业而将内外贸割裂,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越国界的限制。生产经营的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舞台。就国内市场来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这意味着我国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应付各种国际经济风险的能力增强。此外,随着大量生产企业加入进出口自营的行列,内贸企业要求平等地分享从事外贸的权力和利益。但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架构,我国流通部门的发展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还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关键问题。比如缺乏完善的商业规则,流通秩序混乱与竞争环境恶化的现象依然比较突出,政府对国有流通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行政性干预依然存在。此外,不少外贸企业时常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为了减少企业发展的风险,迫切要求从事内贸,以内贸的发展来保证企业的生存和稳定。因此,实行内外贸相结合是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同国际经济接轨的重要步骤。通过向国际规模靠拢,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健全市场规则,从而理顺流通关系,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二)应对WTO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美双边协议的规定:中国将在今后几年里逐步放开一系列对服务贸易的限制,准许外国企业全面进入我国服务贸易领域。就商业来讲,主要是外商拥有分销权,分销的范围涉及批发、仓储、配送、零售、售后服务以及外商在中国国内生产的产品的分销等。在市场准入方面,到目前为止,我国只允许外商投资零售业,批发业及配送中心还停留在试点上。一旦彻底放开商品流通领域,外资企业将会凭借其自身的资金、品牌、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的管理、高素质的人才等优势,再加上其同时可经营内贸和外贸两个领域的优惠条件,势必给我国国内商贸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加快改革的力度,利用有限的几年“缓冲”时段,加快我国贸易流通体制的改革,加速内外贸易的统一,为我国商贸企业参与公平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条件。

(三)同世界贸易体制接轨和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除中国、古巴、南联盟等几个国家仍是内外贸易分立以外,其他各国都是内外贸易合一的。中国的内外贸易分立,有碍于同世界贸易体制接轨。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市场的全球化,企业可以在全球的范围内自由的配置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市场下,企业结合自身的核心能力和市场的力量,通过专业化或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经营。我国人为地把内贸和外贸分开,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相违背,不利于我国企业积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四)内外贸一体化是流通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内贸企业,还是外贸企业,从本质上看都属于商品流通的范畴。在市场经济统一开放的流通格局中,外贸是内贸的延伸,内贸是外贸的基础。特别是在国际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当代,二者之间更加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的内外贸分离的传统流通体制,人为地割裂了国内外市场的有机联系,对于我国企业合理运用二个市场、二种资源构成了极大的障碍。而内外贸一体化则是解决流通企业困境的重要途径 。

(1)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可通过现有内、外贸企业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延伸,内外贸企业的联合,获取由于产供销范围扩大及内部专业化分工等带来的效益。

(2)有利于节省交易费用。内外贸一体化后,可免去内外贸间交易的环节,从而降低交易费用。此外内外贸一体化后,企业不仅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还要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购销数量也会因之增大。购销量的增加,减少了交易的次数和所需人数,从而减少了费用支出。

(3)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从企业资源看,外贸企业有大批熟悉业务的工作人员,有成熟的国际市场销售网络,而内贸企业在国内点多面广,二者结合即可优势互补,实现人才、设备、品牌、广告等资源的共享。

(4)有利于开展平等竞争。内外贸分离的情况下,国家对内外贸企业给予不同的政策,不利于企业开展平等竞争。内外贸一体化以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营范围不再人为地被局限在内贸或外贸,而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自由地开展竞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贸易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真正建立优胜劣汰机制,通过合理的竞争实现适者生存,从而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借助内外贸一体化,企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最佳配置,争取最大贸易利润。

(五)有利于促进我国综合商社的发展

综合商社的最基本功能是贸易功能,而后才是金融功能、信息功能、投资功能等一系列其它功能。其贸易功能不仅体现为外贸进出口,而且包括国内批发、配送和零售,其核心就是要求融内、外贸于一体。综合商社在日本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机能的贸易组织,综合商社在战后日本的高速增长期,曾发挥其综合性经营机能,为推进“贸易立国”国策实现流通效率化和经济领域的开发,振兴本国贸易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因此享誉世界,其销售额约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 20%左右 。近几年来,我国进行了组建综合商社的试点工作,但改革试点的企业大多不很成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难将内、外贸有机地融合起来。从国际经验来看,综合商社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国内贸易这一赖以发展的基础。由于长期内外贸分割的体制局限,使在专业外贸公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商社还未建成较为完整的网络,国内贸易业务十分薄弱。专业外贸公司不能有效地控制货源,致使出口货源得不到保障,出口规模受到制约,加上国内贸易秩序混乱,出口货源的收购成本增大,出口环节太多,从而效益下降。而通过实行内外贸一体化,可以顺利解决实行综合商社改革所必需的基本贸易环境和基础,促进我国综合商社的健康发展。

三、内外贸一体化的基础与目的

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内贸、外贸是两张皮的问题,实现内外贸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内外贸一体化的探讨一度成为热点。广大企业由于对内外贸分割管理有切肤之痛,要求打破传统管理体制的呼声更高。

针对内需和外需,中央提出,作为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无论从经济安全还是自身发展需要看,必须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始终牢牢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在某种意义上讲,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就是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是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基础。

在新形势下,中央提出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绝不是为一体化而一体化,而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说明国家从宏观层面和决策层次,对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经济体制初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经营方式开始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同时,努力推动第三个转变,就是经济运行方式由生产决定性转向流通主导型。

流通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和神经,小流通依附小生产,大流通决定大生产,现代化大流通决定现代化大生产。没有现代化大流通,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由末端变先导、依附变决定,因此必须加快发展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现代流通体系。

当前,我国流通业要敢于面对“四低”的实际。

(1)消费率低。2003年,我国投资率43%,消费率不足57%,降至1978年来的低点,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失调也达到高点。且集团消费占比增加,而个人消费相对下降。2001年我国消费率(59.8%)低于美国(83%)、日本(73.9%)、德国(78.1%)、韩国(71%)、印度(79.3%)、越南(71.2%),仅比马来西亚(52.8%)、新加坡(54%)略高。

(2)市场集中度低。美国商品集中度69%,我国不到10%。连锁店销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美国为60%,我国只有6%。美国前100强零售店的销售额占全社会销售额的34%,中国前100强只占8.91%。

(3)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低。2001年美国为21.7%,日本为13.9%,我国2002年为7.8%。流通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人数的比例日本为22.95%,美国为20.66%,巴西为13.4%,我国只占6.73%。

(4)流通效率低。我国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3次左右/年,发达国家可以达到20~30次/年。2003年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为21.4%,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10%左右。这些指标是用来描述我国流通业现状和突出存在的问题的。我们也可考虑用下列四个指标考察、衡量流通业的发展水平:流通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流通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流通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的比重、现代流通方式占流通业的比重。前三个比重代表了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四个比重代表了流通业现代化水平。

针对流通业的四低问题,丁俊发(2004) 以实现内外贸一体化为背景,提出四高策略。第一,要提高流通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度。二是提高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中间作用。三是提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水平,也就是提高中国流通业的国际化水平。四是提高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与流通效率,也就是要提高中国流通业得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法制化水平。

总之,流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增加就业、扩大税源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内外贸一体化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流通的先导作用,充分拓展流通的功能。否则,内外贸易继续分割下去危害极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我要投稿

立即
投稿

我要分享

我要评论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