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新时期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战略任务,与新格局下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核心功能转变和战略任务相适应,主要体现在能力重构、优势重构、路径重构三个方面。通过三大重构,不仅要全面增强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功能,形成强大的商贸流通能力,而且形成新型现代流通体系,助推整个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创新升级,为广州“十四五”以及未来中长期发展中率先在全国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多的经验和示范。
(一)能力重构: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着力提升商贸流通能力
广州是一个全球性的超大规模城市,同时还是一个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更主要的是,它在全国性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中心城市或核心城市中,是唯一一个长期以来被国家从战略层面强调以发展国际商贸为重点,并被赋予国家力量且直接参与全球商贸竞争的城市。正因为如此,在粤港澳大湾区各核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安排中,广州的第一任务就是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并打造成引领大湾区、辐射周边地区的核心引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全面增强国际国际商贸中心功能的战略安排,应该是有序的、与当前发展阶段、发展特点、发展环境相匹配的,必须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引导促进生产制造、提升流通价值水平这三大战略使命相匹配,同时也要与当前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相匹配。
从客观现实看,广州目前国际商贸中心的功能不够强大,无论是批发、零售、物流、餐饮、会展、电商等行业在全国的地位或影响力,还是在国内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单体企业的规模、商贸平台的赋能能力等,还离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国际商贸中心功能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尽管批发、会展等还有一定的优势,但这种优势的持续性和影响力也正面临严竣挑战,有一些优势正在流失或消失。不容否认,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功能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除了行业规模以外,最主要的体现为各重点行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大多原创或率先形成于广州,其创新力和影响力绝对走在全国前列。在现阶段,广州要再现辉煌,要走的路、面临的问题还特别不容易。
广州要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最主要的突破口,就是全面增强和提升商贸组织能力。这种组织能力涉及国际采购能力、市场集散能力、消费促进能力、供应链整合能力等。广州市场经济发达,市场力量强大,这是好的一面,但另一面就是市场主体过于分散、规模偏小、连锁性不强,从而导致组织能力弱。商贸流通组织能力弱的表现包括:广州批发市场数量多、影响力大,但基本上都是地产物业型,缺少真正的商品组织型市场,进而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组织几乎掌控力;广州会展业,尽管拥有广交会“中国第一展”的品牌效应,但长期以来,展贸分离,客流与商流脱节,与周边产业和市场缺少主动性联动,从而也未能形成强大的品牌培育或价值发现效应;广州缺少在全国布局的连锁企业,也缺少针对国内国际流通体系的“强链”、“补链”或做大做强的战略性资本并购、运作或合作;广州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在国内行业地位有一定的下降,缺少在全球物流体系的主动性“走出去”及全球化布局。
广州增强和提升商贸组织能力的关键,在于借力数字经济,真正主动地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主动地嵌入到国际国内双循环体系中去。结合广州实际,重点从两个方向切入,一是充分利用广州现有的专业市场、会展、物流资源条件,结合对口帮扶和援建,主动在全局一批产业基地、原材料基地、市场基地、展贸中心、分销中心等,形成从产地到销地、从源头到餐桌、从采购到生产的全产业链体系,深度融入国内大市场、大循环;二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尤其是国有资本,对分散弱小、自发形成的流通基础设施和商贸资源,对接国家骨干流通网络和国家物流枢纽等要求,通过资本整合,借鉴上海、浙江民间商业资本整合经验和深圳国资整合商贸体系资源经验,做大做强一批具有强大组织能力的商贸流通龙头企业,尤其是国有商贸流通平台型企业。除此而外,还要从产业政策、城市规划等方面,进一步扶持广州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做规模和影响力上台阶。
(二)优势重构:从千年商都到国际商都,全面打造现代商贸新优势
在旧格局下,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及工业化初中期的传统商贸时代,广州商贸流通体系的优势非常明显,例如,有全国唯一的进出口博览会“广交会”,从而使广州在相当长时期内成为全国吸引外国客商最多的城市。还如,拥有全国数量最多且有一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特色专业批发市场,如服装、布匹、文具、玩具、茶叶、酒店用品、皮革皮具、海鲜水产、水果干果等。然而,随着全国各地现代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特别交通区位和物流条件的变化,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渠道变革加持下,这些传统的商贸优势正在不断弱化,大量的客户资源和产业链资源也在不断流失。广州千年商都的底蕴虽然还在,但作为现代国际商都和国际商贸中心,在全国和国际上的地位却并没有随时中国流通在全球地位的提升而获得质的飞跃,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现“不进反退”的情形。至少最近十年来,国内流通体系的变革力量和大量流通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概念的提出,以及商贸流通领域具有标志性的资本运作和并购事件,其发源地基本上不在广州。在一定意义上,除广交会(实际上它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广州商贸流通企业)外,目前广州在全国商贸流通的各个领域,已经很少有全国一流的处于领军地位的商贸流通企业。
广州现代流通体系优势重构的方向有三个:一是充分利用传统流通时代沉淀下来的商脉、人气、客户资源优势,尤其是专业批发市场、会展和物流三大行业所积累的丰富客户资源和供应链资源,这些是广州商贸优势的巨大宝贵资源,千万千万要珍惜,尽量减少流失和转移。商贸设施或市场建筑物,可以拆了重建或迁移,但商业气氛和客户资源一旦流失,就是永远的消失了,很难重来;二是充分挖掘尚未发现和利用的商贸资源优势,例如,广州每年拥有数亿过境的产业、商务和交通人流、客流,但这些人流、客流相当一部分匆匆而过,未留下一片云彩,也未带走一片云彩。如果能将其中的部分人流客流,转化广州的商流、消费流,那么潜力十分巨大;三是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时代新商贸的先行优势。这方面,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近几年已经开始行动,特别是在打造国际时尚之都、定制之都、电商直播之都、快递之都等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只要持续发力,措施到位,那么,再造新优势的效果一定会体现出来。
(三)路径重构:大力发展新商贸,全面拓展提升商贸创新升级空间
新商贸与旧商贸的主要区别有三点:一是交易场景不同。旧商贸只能在实体性的商业建筑物和商业场景下提供服务,服务的地理区间和空间都受场地限制。新商贸则全场景,无论家里、路上,还是车上、办公室,以移动手机和互联网设备为工具,所有的商业元素重新“串珠成链,聚点成线”,人、货、场重构,线上线下融合;二是交易时间不同。旧商贸一般是限时服务,到时下班关门,假期休息停业,而新商贸则是24小时全天候、全时段在线营业、在线服务;三是交易方式不同。旧商贸基本上是“三现交易”,现金、现货、现场合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物流商流合一,但新商贸则可能是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线上付款、快递配送、厂家直达等,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渠道构成发生根本性变化。
互联网等新技术带来的商贸变革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商贸,对应的现代流通体系也正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形式到内容、从业态到布局,整个流通体系的格局和形态都在发生质变,功能正在重组,边界重新划定。这种变革,使流通体系的边界范围从传统的商场、市场、货场、广场顺着产业链供应链向工厂、农场、实验场以及车间、田间地头渗透和延伸。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大力推动现代流通体系,尤其是现代物流和供应链服务等行业或业态,借助智慧工厂、智能生产、现代信息技术等工具,与生产制造业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生产领域,以共享工厂、在线设计、时尚定制、个性体验、网红直播、视频展示等多种形态,将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融合在一起;二是与消费升级深度融合。现代流通体系通过大量的在线服务平台和体验场景,结合新技术、新基建、新场景,创造或引导新消费、新需求,尤其是个性化定制、社群品牌打造、网红商品设计等,使商贸流通服务与消费促进同步展开,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与城市升级深度融合。跳出传统的实体性商圈、商业综合体等场景思维,拓展现代流通体系所依托的地理和物理空间范围,主要是结合城市更新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交通中心、人流聚集中心、大型社区等,推动流通体系基础设施的渠道下沉,增加对居民社区和终端消费场景的触达率、体验点和服务点,从而增强流通效率和能力。
总体而言,广州在现代流通体系的路径重构方面,还有很大潜力。例如,广州作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广州南站拥有全国最大的交通客流,广州白云国际机构是全国最大的客流干线机场之一,这种交通优势一直没有充分转化为商贸优势。还如,广州作为珠三角“世界工厂”的窗口和门户,作为全球许多商品原产地和全球商品集散地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也未能充分挖掘。此外,自贸区还有大量优势,还有待与商贸优势机地融合,使之成为广州现代流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毕竟,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本质,是为了试验发展自由贸易及相关领域,根子上是流通问题,而不是其他。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