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中国内外贸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历年的外贸依存度与内贸发展程度
近 20 年来,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区域政府,在对外贸易发展政策上都明显地带有某种片面性色彩——强调对外贸易甚于国内贸易,这种现象是中国作为一种转型经济和短缺经济时期,贸易发展既缺乏交易主体,又缺乏激励因素的基础上为迅速发展经济做出的必然选择。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 后,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市场发育逐步成熟,各区域市场已经开始在国内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作用,随着世界纷纷抢占中国市场,各地区也逐渐认识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因而大力发展国内贸易已经被提到日程上来,发展国内贸易开展良好的国内分工合作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区的共识,各地区积极出台鼓励国内贸易发展的政策,我国在十五期间提出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两种资源包括国内和国际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包括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国内贸易渠道的建设正逐步受到重视。
1.我国内外贸发展变化趋势
图1 中国1990-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进出口总额表(单位:百亿)
注:进出口额按每年中国对美元的汇率进行了换算,统一了单位,以下涉及到相关问题都进行了相同处理。
从图1可以看出,从1990年的20年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社会零售品总额和进出口总额都是逐年递增的。其中进出口总额的增幅最大,达到平均每年168.0%,其次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年间平均增幅分别97.6%,国内生产总值为85.3%。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显然是外贸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内贸,对外进出口渠道较为发达,内贸的发展主要受制于内需的不足,内贸流通网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从我国外贸依存度来看,如下图所示,2002年以前波动不大,在这之后有较大幅度的攀升,到2006年达到0.65,之后又逐渐回落到0.45左右。相对而言,内贸的发展程度较为平稳,基本稳定在0.45左右。在今后的发展上内外贸将体现一定的协同趋势,因为如果外贸出口总额相对于国内市场需求越大,则外贸出口转内销对内贸企业的挤出效应就越大,所以,内外贸需求的对等或相似是外贸出口转内销,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必要条件。
图2 中国外贸依存度与内贸发展度
资料来源:1991-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并做了计算处理。
2.中国的外贸流通渠道分布
图3 2010年中国与各个大洲之间的贸易分布图(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由于各个大洲、各地区之间经济、政治、社会等诸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我国与各个国家的外贸渠道强度也是不同的。由图3可以看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在亚洲的进出口额是最多的,这与独特的地理位置相关。与欧洲和北美洲的进出口总额分别是二三位,相对于非洲和大洋洲来说,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成为了外贸流通渠道延伸的一个决定因素。
3.中国进出口各个省市之间的内贸与外贸对比
图4 中国31个省市的内外贸发展程度对比图
资料来源: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图4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31个城市中,内贸的发展程度较为平均,内贸发展度都集中在0.5以内。而外贸依存度来看,各个省市的相差较大,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外贸依存度都是1.45,广东排在第三位为1.15。其他沿海城市江苏、浙江、福建和天津等四个省市的外贸依存度也较高。其他省市都集中在0.3以内。同样反映出经济地理位置对于外贸发展的重要影响,内贸的发展与外贸的发展不具有正相关性,如北京的内外贸发展程度都较高,而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和广东的外贸发展明显优于内贸发展,而其他的省市都基本是内贸的发展优于外贸的发展。
(二)珠三角和长三角外贸依存度和内贸发展度比较
将中国改革开放的几个前沿地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会发现不同地区在流通渠道建设和内外贸发展情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最近 20 多年以来在全国经济中一直占有“超重量级”地位的两大三洲地区——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 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国内其他地区具有借鉴作用。
鉴于珠三角地区由于具有国家赋予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和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国际开放空间和基础等因素,流通渠道的建设外贸优于内贸发展,商品流通方面主要是通过海运、航运的方式出口加工制成品,批发、会展市场相对发达,国际零售企业如沃尔玛总部在深证,家乐福、麦德龙、卜蜂莲花的华南总部都在广州;另外,2011年底被世界著名的《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最佳创意、最具有竞争力的香港利丰集团也将华南总部设在广州番禺区。可以说广州正是这种良好的海外流通网络,使其对外贸易的发展更有优势。与珠三角地区不同,长三角地区的对外流通渠道和外贸发展与珠三角相比处于相对不利的政策环境之下,加上其紧密的国内联系以及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等原因,其流通渠道的建设主要是对内周边城市的延伸,如多条通往周边各个省市高速铁路,批发零售市场也以国内市场为主(见图1)。
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两种不同的流通渠道发展路径皆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相对于珠三角的路径选择,长三角的路径选择使得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更具后劲和潜力,对国内其他地区也更具有借鉴作用。
1.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外贸依存度对比
图5 珠三角和长三角外贸依存度对比
数据来源:2001-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
在外贸依存度方面,从数值上说,珠三角的外贸依存度都大于1,国外贸易的发展优于国内,流通渠道的延伸也是外向型的,而长三角地区与之相反。珠三角的外贸依存度曲线位于长三角的之上,显然珠三角经济圈的相比于长三角区域是外贸更加繁荣,而同样珠三角的外贸流通渠道体系也相对完善。从波动上讲,从2003年开始,珠三角的外贸依存度明显下降,长三角却呈现出上升趋势,总体而言,二者都在向外贸依存度为1靠近,体现出内外贸协调发展的趋势,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开始显现。
2.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内贸发展度
图6 珠三角和长三角内贸发展度对比
数据来源:2001-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并进行计算整理。
实际上,从绝对数值上来看,长三角的社会零售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是大于珠三角的(见表1)。但图6内贸发展度看到,上,珠三角的内贸发展度曲线位于长三角之上,表明虽然珠三角的内贸绝对数小于长三角,但是前者的内贸发展相对于后者来说更加均衡。在2003年以后,二者之间的差距在减小,发展趋势趋同,趋于0.37。
表1 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表(单位:亿人民币)
珠三角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长三角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珠三角
生产总值 长三角
生产总值
2000 4071.9 6625.2 9662.23 19170.22
2001 4515.3 7285.8 10647.71 21210.9
2002 5013.6 8128.5 11769.73 23836.51
2003 5606.02 8944.21 15844.6 28842.1
2004 6370.42 10259.69 18864.6 34725.1
2005 7882.6 13304.6 22557.4 41264.1
2006 9194.3 15439.4 26587.8 48032.8
2007 10731.3 18130.5 31777 57266.2
2008 12986.6 22015.6 36796.7 66514.6
2009 14891.8 25279.6 39081.6 71794.5
2010 17458.4 29922.7 45472.8 85002.5
数据来源:2001-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外贸企业面对的问题
1.国内、国外市场存在差异性
国内、国外市场的差异性是多方面的,不仅是产品规格、消费者喜好方面存在差异,更重要的是贸易制度、营销环境以及信用体系的差异。当前外贸业务遵循的是国际贸易制度,包括商品检验制度、信用证结算制度、保险制度等,配套的服务保险行业也很成熟,出口企业资金和利益有保障。而国内流通制度建设落后于贸易发展,仿冒商品严重,外贸企业担心自己开发的商品知识产权无法有效保护。同时,国内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外贸企业很难了解内贸代理商的真实情况,银行、保险等社会金融信用系统建设落后。贸易制度、营销环境以及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等均成为内外贸对接的障碍。
2.外贸业务简单、规范,内贸业务投入与风险较大
对加工型外贸企业来说,做外贸只需要市场部、财务部两个部门。商品技术设计方面,由外商提供;产品质量方面,根据国际贸及规则,各个国家有商品检查制度,外商也会组织专门人负责验货和审核质量;资金方面,外商会提前打入预付款,其他资金存入指定银行,换取信用证,只要货到岸,制造厂家就可以凭信用证兑换资金;保险方面,有专业的保险公司;订单量方面,国际贸易一般比较大,外贸企业养成最低起订量的习惯,发货习惯大批量的整货柜的运作。而内贸则至少要有开发、行政、财务、市场、客服5个部门。由于内贸的复杂性,很多外贸企业甚至都不愿意做内贸或与内贸企业合作。
3.外贸企业自身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外贸企业习惯了平行贸易,适应欧美国家的完善信用体制和稳固市场。特别是出口贸易只要接到外商的采购订单就能保证足够的利润维持生产,只需关注生产本身。但是,当这些企业转向国内市场的时候,很多业务必须亲历亲为,必须自己研发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设计包装、塑造品牌、开拓渠道、维护市场、组建销售队伍、跟经销商进行复杂的货款结算,而且不再是每一笔单子都有利润,要舍得、懂得对市场进行投入和控制。外贸企业从单纯地只是按照外商的要求做,到靠自己具备应对市场的能力,外贸企业自身存在的多方面不足令内贸企业迟迟不敢下决心合作。
同时,许多外贸企业把“出口转内销”作为解决出口暂时困境的权宜之计,出口订单一有回升,视线重点立即放回到国外订单上而放弃了国内订单,未意识到当未来经济经过调整达到新的平衡,外贸企业再像以前那样依靠出口大幅增长维持企业发展的可能性不大时,通过“出口转内销”开拓国内市场,调整企业经营模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是外贸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4.国内流通市场的诸多弊病让外贸企业望而却步
内外贸企业在经营模式、交易方式、结算方式、交易规模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把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摆上国内货架面临重重困难。
第一,内销订单数量不大。
外贸企业习惯于一个规格产品生产成千上万件。而内销市场批量小,变化快,规格样式繁多。对于生产安排、成本控制确实是新的挑战。
第二,资金收回困难。
内贸与外贸实行的是完全不同的体系,包括交易方式、交易规则以及结算方式均不相同。外贸按国际标准运行,信用程度高.信用证制度、合同、品牌保护制度等都规范而完整。但国内商品零售行业的规则却复杂得多。进入超市需要付入场费,且对供货商的货款拖3个月后付,如货物卖得不好,还有退货的风险:进入百货商场除需要接受严格挑选,前者还要通过扣点的方式获取利润。
第三,渠道不畅通,进入商场和超市中有很多困难。
外贸企业的产品一般是经过国外采购商和经销商销售到国外市场的。而对内销的批发、零售渠道很少接触。目前许多外贸企业正在与国内一些商场和超市洽谈进店事宜。比如产品进入20家零售门店至少要交20万元的进店费;逢超市店庆还要交店庆费;加上货款的结算时间至少要60天,甚至更长。总体算下来,成本至少要在原来出厂价基础上增加40%。外贸产品多以质量取胜,销售成本的增加必然会提高出售价格,这反过来又影响销售。
第四,内外销产品定位差异,国内消费水平不乐观。
外贸企业多数是将产品销售到发达国家,那里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比国内市场高,有些产品在价位、性能、受众、消费关联性方面不能为我国市场所接受
第五,国内市场的不规范经营。
一方面是仿冒品很多,知识产权保护乏力。我国出口产品往往取胜于设计新颖。二来是要回扣,国内采购人员韵职业不道德,索要高额回扣,但惩处该行为却很难。
三、内贸企业存在的问题
1.内贸企业不承担市场风险的交易制度
目前中国零售企业的资金来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负债,而且多为短期负债,主要包括各类供应商货款、消费卡预收款等营运负债。具体来看,目前包括供应商应付款和商户应付款两大类在内的应付账款平均占到零售企业资金总来源的四分之一,在超市和专业店中,甚至是其最大的现金来源。国内商业不承担市场风险的交易制度,“食利型”零售业盈利模式成为当前形势下出口转内销的“拦路虎”。
2.不习惯买断式现金采购模式
计划做出口转内销的大部分外贸企业希望找一些卖场、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一次买断其产品,避免做内销的麻烦,并快速回收现金。而在内贸企业看来,买断生产商的产品毛利虽然较高,但很可能产生一定的库存,如果商品滞销会给内贸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增加了卖场的风险。在商品供过于求、优质商业资源不足的今天,内贸企业采购人员已习惯了供应商围着自己转,习惯了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做生意,不习惯买断式现金采购模式的要求。
3.贴牌或无牌商品造成重视品牌形象的内贸
企业无法将外贸商品导入国内市场出口企业转做内贸,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品牌才会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才有利长期销售。而许多外贸企业仅仅是出口加工型生产商,生产的商品或采用他人品牌,或根本没有品牌。对于依赖于品牌号召力并为企业树立品牌形象的商场来说,贴牌或无牌的出口商品根本就没有机会在正规商场销售。
4.销售规模与国外跨国企业比,采购规模小,与外贸企业的产能不匹配
外贸企业生产量大,同时,为使其产品以较好的品牌形象进入国内市场,普遍注重内贸企业的销售能力和销售网络,愿与采购量大的国内百货、超市连锁巨头打交道,对采购量小的企业不感兴趣。
5.只满足于采购质优价廉商品, 未能站在战略高度对待内外贸一体化
许多内贸企业源于产品做工精美、设计新颖,在国内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期待能和更多的外贸企业对接并合作。也有许多内贸企业意识到,国内消费品品牌只有4万-10万个,与发达国家有40多万个消费品的品牌相比过少,把出口转内销的产品引进商场,起到了品牌补充的作用,可以弥补过去依赖引进国外品牌作为品牌补充的不足。但是,通过内外贸对接,掌握国际贸易规则,转变经营模式,将自己培育成高度发达的国际流通体系中有能力进行国际竞争的商业跨国集团的任务并未意识到并担当起来。
四、我国外贸进出口渠道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外贸进口渠道存在的四大问题
1.外贸进口忽视不可再生资源产品
中国的外贸进口对初级产品,特别是对不可再生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较少,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日本是一个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国家,可每年还是从海外进口大量木材,并把其中一部分经过处理放在近海海底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美国每年进口的大量原油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是马上加工利用,而是作为战略储备。然而,中国近年来工业制成品的进口占全部进口额的比重都在70%以上,初级产品的进口比重却不足30%。2007年制成品进口7128。4亿美元,占74.58%,初级产品进口占25.42%。其中,以原油、化工原料、羊毛、铁矿砂等在生产过程中高消耗、污染重的产品进口为主。
2.中国对进口关键技术和设备的进口依存度过大
尽管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逐步增加,2004年首次出现出口大于进口,出口竞争力从 1993年的-0。55上升到2004年的0.0013;但是,许多所谓的高新技术产业仅仅从事一些产品的来料加工和装配,以研究、开发和生产为特征的产业格局还只是雏形。与传统产业相比,其竞争优势不明显,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含量远远低于进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严重的是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还存在着高度依赖特定贸易伙伴的问题。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来源地,2004年从日本进口高新技术产品298。4亿美元,年增长率在上一年增长近50%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5.6%,进口额接近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总额的20%,加大了中国在高新技术进口方面的政治风险。因为中国并没有通过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培育出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而且对关键设备和技术的进口依存度过大,可能使中国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受制于人,甚至有可能被锁定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末端。
3.进口渠道过于集中,降低了国家经济安全性
在进口市场上,2010年日本以 1339。51亿美元继续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比上年增长15.8%,欧盟以1109。6亿美元居第二位,其次为韩国、东盟、台湾。近年来主要进口来源国的排名基本不变,说明中国的进口市场过于集中。一些发达国家垄断了先进设备的生产,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定价能力,一旦国际局势发生不利于中国的变化,会造成国内进口成本上升,贸易条件恶化,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
4.中国进口效率低下
在进口效率上,过度出口可能会造成经济的“贫困化增长”、“进口过度”也会造成对某些部门的“挤出效应”和社会就业的下降,导致进口效率下降。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由于资源察赋的差异和消费结构的不同,进口对国内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但是,进口必须有“度”,如果出现过度进口的问题将会排挤国内进口竞争部门的生产投资,造成投资的挤出效应。也就是说,进口产品的引进数量必须同国内生产需求和市场供应相适应,但是中国进口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引进过度的问题。以进口钢材为例,1985年中国钢材的消耗量为4983万吨,国内生产量为3693万吨,差额为1290万吨,库存量为2337万吨,本来国内供需可以大致平衡,但是当年又进口了1963万吨。这种过渡进口的情况屡见不鲜,不仅花费了中国当时得之不易的外汇收入,而且造成产品的大量积压和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进口方面,还存在重复引进和粗放经营问题,尤其是在技术设备的进口中比较明显。比如1987年上半年以前,中国引进彩电生产线113条,电冰箱生产线70条,过多引进是中国现阶段家电生产能力过剩、厂家低价竞销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我国外贸出口渠道存在的七大问题
出口是国内市场的外延和进口的保证条件,现己经成为与消费、投资一起被视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还是国内企业开阔视野、参与国际竞争和享有外溢效益的重要手段。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英国已经就借用海外资源和扩大贸易的重商必要性达成了一致并于1650年通过了《航海法》,为打开越洋贸易开绿灯。早期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大多通过对外开拓和发展对外贸易而获得财富并转化为资本,率先实现工业化。出口导向型、出口替代型贸易战略,或外向型贸易战略,包括“初级出口导向”与“次级出口导向”两层意思,前者指依靠初级产品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也叫“初级产品出口型贸易战略”,后者指通过制成品出口带动经济发展。出口替代型贸易战略最早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古斯塔夫。拉尼斯于1973年提出,其本意是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来替代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出口,但后来的许多文献都把出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型战略视为一体,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关于制成品出口的扩大,不仅可以弥补贸易逆差,还可以解决进口替代工业化的种种问题的论点,对发展中国家从60年代末开始的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战略的转变具有较大影响。我国目前的出口渠道主要存在以下七大问题。
1.出口商品结构层次低,出口商品技术水平低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由原来的初级产品为主转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了出口额的半壁江山,高技术产品无论从出口额还是工业制成品都远远比不上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出口整体结构低,附加值低,使得增长后劲不足。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又面临着东亚其他国家和一些后起国更低成本的竞争。按照世界经验,通常用10年时间一国经济和贸易结构就可以发生质的飞跃,但中国自改革以来已经过去近1/4个世纪,经济贸易结构并未发生质变:产品技术水平差,消耗高、污染严重等现象很严重:出口产品技术水平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国内企业出口产品仍主要依靠劳动/资源型初级产品,制成品也多是质量低、性能欠佳、外观设计和加工粗糙、技术工艺落后、低附加值的产品。中国出口工业基本上还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和组装性、低级型和低效型发展阶段,等离子屏技术、手机芯片、汽车发动机和总成等核心技术均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从总体上讲,出口结构优化与国内产业升级的技术进步缺乏密切联系和促进。国有企业缺少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的积极性和实力。
2.出口商品和服务整体上国际竞争力不强
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指商品的设计、开发、生产、营销、使用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在国际市场上与同类商品竞争中体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市场,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国或地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那么就意味着一国或地区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不断提高,外贸发展的后劲足。评价一国或地区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标准包括:商品质量的优劣;附加值的大小;创汇率的高低;市场占有率与相对市场占有率;知名度的大小;贸易竞争指数等。一国产品的比较优势总是通过竞争优势体现出来;另一方面,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更易于形成竞争优势。但单纯的比较优势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需要将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3.出口效益不佳
近年,我国许多大宗出口产品都陷入了出口越多、获益越少的怪圈。中国国际贸易条件(指出口对进口的交换比价)在恶化,从1993年到2010年我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13%,而且,占出口大头的制成品下降14%,初级产品下降2%。同期,中国制成品出口量指数上升了160。7,而出口价格指数则仅提高了3%。我国出口中的相当部分是靠出口退税和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银行贷款贴息和各种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才得以实现。加工贸易国内加工增值率在1995年之前一直徘徊在1。2—1。29之间,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加工贸易增值率而水平,近年有所提高,但很有限。我国是最大的皮鞋出口国,但出口单价不到5美元,瓷器出口单价只有0。2美元/件,出口价格不仅远低于国内市场价,甚至低于成本价。如果长期靠出口大量无价格弹性或者低价格弹性产品,国家很容易陷于出口与贫困化同步增长的尴尬境地。
4.内需受到出口的挤压
出口与内需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对于发展中大国来说,出口不应是根本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充分享有贸易的静态和动态利益的手段,而内需的大头——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和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时还具有稳定经济波动的作用。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相对稳定性和消费需求的相对刚性,消费需求的波动性相对较小,从而可在相当程度上削弱投资需求波动和出口波动对经济造成的影响,避免宏观经济过于剧烈升降。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所作的分析表明,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中,内需即国内消费和投资是最主要的,出口是次要的和补充性的。特别对于中国这样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的发展中大国,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就能比较容易实现资源与经济结构转换的规模经济的要求,不必片面依赖国际市场和出口。但长期以来我们忽视国内市场消费需求,过分追求国际市场,强调出口优先,把出口与内需置于对立面,形成出口挤占消费的情形,这也是我国消费率一直过低、内需不足的原因之一,如2003年发达国家平均消费率为78%,发展中国家为74%,而我国只有58.2%。按照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的观点,人均GNP达1000美元时,世界居民消费率平均达61%,而2001年中国人均GNP接近1000美元,居民消费率却只有47.09%。摩根斯坦利2010年2月份对外发布的“2010年中国经济预测”报告中指出,2010年中国GDP增长中的64%是依靠出口增长带动的,而通过内需增长实现的带动只占36%,这是按任何标准都是偏低的比重,而且,这些内需主要是由财政基建投资和外资所拉动。不计利润的出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内需不振,个人消费增长乏力,消费物价指数在过去两年连续下跌,反过来增加了出口压力和冲动,许多企业也只得寻求出口,以求企业能运转下去。而中国廉价商品浪涌国际市场、外汇猛增,招致此起彼伏的反倾销潮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中国通缩己经被指责为世界通缩的“祸根”。
5.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企业风险程度提高
我国所面对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目标国。虽然我国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仅6%左右,但是面对的反倾销却远高于这一比例。根据WTO统计,1995—2003年各成员方的2416起反倾销立案中,15%是针对中国的,实际实施案件中针对中国的也占到17%。2004年中国受到的反倾销等贸易措施调查进一步增加。此外,由于“特殊保障条款”操作方便,弹性较大,短短三年中国企业己经至少遭遇上十起“特保”案例。虽然这些案件有的最终没有立案,但却对我国对外贸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005年由于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将继续高于世界贸易平均水平以及大多数国家的出口增长水平,双边贸易失衡的结构性问题难以得到缓解,纺织品配额取消后极有可能出现纺织品服装出口激增等现象,贸易伙伴方启动各种贸易救济措施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加。
二是形式多样的贸易壁垒将成为发达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特别是农产品市场开放进程进一步加快,针对我国的技术壁垒应用将更加普遍和经常化。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国际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手段缺乏了解,使我国出口面临很大的困难。
可以预见,技术贸易壁垒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最重要的障碍,成为国外技术优势对付中国成本优势最有利的武器。我国贸易伙伴主要集中于美、日、欧盟这三个技术贸易壁垒的发源地。绝大多数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我国将不得不直面技术贸易壁垒的威胁。另外,入世以来,WTO各成员纷纷加强了对中国特别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的立法工作,出台针对中国的特殊保障条款。因此,“特保”措施是悬挂在那些出口势头强劲的中国产品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出口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随时可能招致进口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如果出口企业没有意识到其危害的严重性,那么“特保”就会像“反倾销”那样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痛。可以预见,未来十年,“特保”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最大的隐患。
三是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己经出现新的变化,逐步向具有更广泛社会含义的方式扩展,其中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社会责任标准等正在成为贸易限制的新工具。我国的对外贸易在新的一年里也将更多面对这些壁垒的冲击和挑战。而且,知识产权纠纷具有逐步上升趋势。跨国公司的所谓“维权”行动,将提高我国企业的贸易和投资成本。长期以来,知识产权纠纷始终是中国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之间在经贸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之一。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法律法规得到逐步完善,己经在制度层面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是在法律的运用和执行方面仍然缺乏足够的监管和执行能力。发达国家将会经常利用这些问题,借助于法律形式,维护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地位,以达到制约我国贸易和投资活动的目的。这些措施将大大增加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的技术成本。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如果自身产品一旦遭受某种形式贸易措施的限制,将意味着完全失去出口市场的严重冲击。因此,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各种贸易摩擦将使得企业的风险程度明显提高。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威尔。马丁指出,由于对中国产品实行非市场待遇,在未来巧年内中国70%的产品容易遭受反倾销措施的攻击。在世界经济萎靡不振和通货紧缩的总体形势下,对我反倾销加剧固然有国外对我国和我国产品的歧视性因素,但我们也不能不检讨、约束一下自己的贸易策略和扩张行为。国内一些出口企业咄咄逼人、不计成本竞相上演的自杀式的“跳楼”出口“秀”可能或多或少威胁到了他国工人的饭碗和企业的生存,也就自然成为“中国威胁论”的口实和反倾销与特别保障措施的靶子,进而损害我国整体经济安全与利益并牺牲未来的国际市场。
6.外贸区域结构失衡
中国外贸外部区域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的贸易伙伴集中。尽管中国贸易交往己遍及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是绝大部分贸易是与少数几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从1996年至2000年日本、美国、欧盟、香港、东盟、韩国、台湾省、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等10个国家或地区一直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同它们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86%以上,在这10个国家或地区中亚洲国家或地区占一半,有9个位于亚太地区,发达国家或地区也占一半以上,这说明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以及发达国家市场,与中国外资来源地相一致。而在中国的前4个主要贸易伙伴日本、美国、欧盟和香港特区也多是发达国家或地区,其贸易额之和近年来也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左右。
二是中国商品出口市场集中 。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流向美国、香港、日本、欧盟、东盟、韩国、台湾、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俄罗斯等国家或地区。近三年来中国与其前3位出口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占当年全对外贸易总额的55%以上,与其前10位出口贸易伙伴的比重则分别超过70%、77%、82%和87%,而这些主要出口市场中都是发达的或者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另一方面,中国对广大的非洲市场和拉丁美洲市场的出口值都很小,1998、1999、2000年对非洲出口值分别仅占当年全国出口总值的2.21%、2.11%、2.02%,对拉丁美洲市场出口值的同比仅为2.89%、2.7%、2.88%。这充分说明当前中国外贸出口市场的选择过于狭窄,过多地依赖其主要贸易伙伴。从理论上讲这种过分依赖状况极容易引发贸易磨擦,增加市场风险,从而造成中国对外贸易的不稳定性与波动性。
此外,中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中国国内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目前中国出口地区绝对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2009年出口贸易十强省市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深圳、北京、浙江、山东、天津、福建、辽宁。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其出口合计占全国出口总值的91.72%。如果再加上海南、广西两省区,整个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占全国的比重达到92.64%。2010年中西部地区的19个省/市/区的出口仅占全国的9.46%;进口占全国的40.91%,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30%。可见,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在对外贸易中没有获得它们应获得的或者可获得的潜在贸易份额。我国早就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但长期以来我们只把它仅仅理解为是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寻求新的贸易伙伴。诚然,市场多元化离不开寻求新的贸易伙伴,开拓新的国际市场,但市场多元化战略除此内涵外还应包括提高中西部地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市场份额,实现国内出口地区的多元化这一基本内容。
7.中国外贸出口渠道面临的其他压力
首先,原有出口贸易动力减弱,大国模型下的出口扩张难度增加的压力。过去20多年,中国的对外出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原因主要来源于制度的改革、资源察赋优势的释放和微观主体的努力。一是中国经济制度的变革有力地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二是中国制定了经济特区和引进外资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有力地加强了中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拓宽了出口渠道。三是过去20多年中国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长期被压制的自然资源察赋优势能量的释放。历史经验,当一个后起国家出口达到一定规模时,很难保持较高的速度。这主要是因为出口达到较大的规模后,较小的增长都意味着较大的绝对额。由于中国出口在短时间内大量涌出,使某些产品的份额在国际市场突然大增,冲击了原有一些贸易大国的既得市场份额,从而使得国外增加了对华反倾销和单边设限。同时,由于国际市场相对有限,特别是近年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各国生产能力扩张的速度远远快于世界市场的扩容速度,出口的总体难度增力口。
其次,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将影响出口规模的扩大。
2004年1月1日起,我国平均出口退税率将下降3%。据测算,平均出口退税率每下调1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将下降4。9个百分点。出口退税率的降低会导致出口增速有所下降,贸易顺差也会应声而落。据估计,此次出口退税率下调对我国出口的抑制作用,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另一方面,出口退税率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外商直接投资的信心,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出口增长的效应将减弱。这是因为,由于目前外商投资的领域大多是制造业,其产品大量用于出口,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大了产品成本,一些跨国公司有可能放缓对中国产业转移的步伐。
最后,面临行业协会组织薄弱的压力。我国的行业协会组织比较薄弱,大多数协会并非企业自发组建,不善于利用协会组织开发新市场。同时,在企业自律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尚未形成完善的约束机制,导致了一系列企业违规事件的出现。而国外的一些行业协会则不仅提供包括科研项目、市场开发、产品宣传与品牌推广、信息发布等“一条龙”服务,而且还规定统一商标、统一全球销售价格,做出统一的全球扩张战略。
五、我国新兴贸易渠道存在的问题
(一)会展型贸易渠道存在的问题
1.会展型贸易渠道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经济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内外贸展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近5年来,在京、沪、穗等中心城市展览业的带动下,全国新近建成展览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展馆达30余个,并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哈尔滨、武汉、乌鲁木齐、成都等地区展览业的中心。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现有大中型会展场馆150多个,会展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根据商务部研究院最新统计,我国境内的外贸展会在2001—2009年间增加了23个,其中2001—2005年新增13个;2006—2009新增10个;形成了涵盖轻工、服装纺织、机械装备、信息电子、软件、服务外包、高新技术、煤炭及新能源、环保成果、农产品、食品、餐饮、文化等产业以及投资合作等39个大型国际展会 。我国许多大中型展览会在涉外贸易的同时,也开展国内贸易,积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义博会一直是兼具内外贸并重的展会形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一跃成为我国三大展会之一。
近年来,广交会也作了内外贸一体化的积极探索,以外贸展区为主导,开设了几个内贸展区,这样的展会形式不仅吸引了不少国内外客户,而且也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成功的典范。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广交会增加内贸展区之后客商直线增加,成交额大幅攀升,尤其是2004年开始增幅一度达到了107%,由此我们看到了广交会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之后所达到的经济效益。但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造成经济环境不稳定,国内国际需求减弱,以至于内外贸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才导致成交额的下降,但仍旧保持在以往的水平之上。相对来说,义博会这个注重内外贸一体化流通的展会,不管是内贸还是外贸,其成交额一直都以递增的幅度增加,甚至在金融危机中还是保持着增长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其贸易方式的优越性。
图7 历年广交会的客商流量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会展网
图8 中国三大展会成交额变化幅度比较
资料来源:中国会展网以及各展览会官网。
2.会展型贸易渠道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的会展业发展得很迅速,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展览场所建设不当,地区发展不平衡
随着展览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加强,全国各个城市都有展馆,但大多面积小、功能单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低,不具有竞争力,更不具有接办国际名展的能力。由于大小展馆过多,导致一些展览馆的平均使用率不足30%,极度造成了资源浪费。从区域上,我国会展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华东、中部、西部、华南、东北六大中心。但我国会展业的群聚效益比较突出,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展览业较发达,仅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四个城市就占了将近80%,由此造成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表2 2009年国内主要会展城市举办展览情况统计表
城市 上海 北京 广州 深圳 大连 宁波 厦门
个数 526 314 215 86 100 178 116
面积
(万平方米) 723 586 627 211 111 180 86
资料来源:中国会展经济网
(2)展会对政府的依赖过大
中国的传统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模式决定了中国展览业尤其是涉外经济展会对政府的依赖性很强。无论是办展单位还是参展单位都认为只有政府出面主办展会,展会的规格才能符合标准,展会的档次才显得高级,展会的影响力才大,展会的效益就一定好,因此越来越多的展会都将政府卷入活动当中,以政府的声誉来提高自身的效益。久而久之,政府干涉展会的事务越来越理所当然,并且逐渐成为主导展会的主体,甚至造成展会的行政色彩浓厚,展会自身的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市场化水平低下。
(3)会展业还未形成完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格局
会展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的配合协作的部门多,而我国的会展业尚未形成完全专业化分工的格局。现实运行中,同一批人员既是展览组织者,又是展览管理者,也是展览项目的实施者,从展品征集到展品运输、展品布置直至为参展者提供吃住行服务等均由同一批人承担,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化分工带来的高效率的发挥。同时,为展览提供辅助服务的行业如展览信息、展览咨询、施工、评估、道具、设计装演等行业也有待进一步发展。
(4)办展主体多样化,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的会展人才
目前,我国会议展览的主办主体有各级政府及有关机构部门,有各类协会、学会,有各种群团组织,有咨询公司和展览公司,有各种媒体,也有各类企业。主办主体的多元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展业的发展趋势,但由于没有严格的资质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展览水平低,组织管理混乱的局面。会展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也成为制约会展业的重要因素,一般展会中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对展会的一些专业认识,或者是在展会中只注重推销产品而并不是借展会展示产品以及企业的精神,使展会的专业化程度降低。
(二)电子商务型贸易渠道存在的问题
1.电子商务型贸易渠道的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先进的商务活动方式,在我国中小企业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无疑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小企业逐渐成为电子商务平台的主力军,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使用BZB电子商务的用户规模、交易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据艾瑞研究发现:2009年,国内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数量为1702万家,占中小企业的42.6%;中国中小企业BZ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为1.86万亿元,同比增长18.5%;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整体交易规模(线上和线下交易规模)的比例达到9.1%;我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市场内贸交易规模为1万亿元,占整体交易规模的比重上升至50.4%。而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的选择问题上:行业BZB电子商务平台是目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途径,调查显示:行业网站数量从2007年4500余家,增加到2008年5100余家,增长幅度是13%,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在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领域,以阿里巴巴、慧聪网、环球资源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是中小企业首先考虑的平台,尤其是阿里巴巴(B2B)更是占据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2009年达到了60.4 。
表3 中国十大主流B2B商业模式
资料来源: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调查报告。
图9 1997—2009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增长量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B2B研究中心
表4 2002—2009中国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中小企业的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报告。
2.电子商务型贸易渠道存在的问题
(1)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完善
由于我国现阶段还处于增长模式转换、政府职能转变、产业升级的过程中,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还函待完善。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政策法规不健全、标准不统一以及商务实践具有盲目性,缺乏完整明确的政策法规和法律制度。与传统线下交易模式不同,电子商务在线交易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难以明确界定,如争议解决方案、适用的法律、隐私和数据保护,以及电子签名法规、电子商务税收等,中国目前还没有出台完整的电子商务税收法规能清楚阐述如何对网上的经济活动进行征税。因而,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更合适的法规和政策,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
(2)电子商务建设地区发展不平衡
电子商务平台虽然在国内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城市带,但也导致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入选由中国BZB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十大创新业城词树也区排行榜》的地区分别为杭州、上海、北京、深圳、香港、广州、南京、宁波、成都和金华,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城市。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一带以及北京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其中长三角占有33.52%,珠三角占有32.04%,北京占有8.86%,国内其他地方共占有25.58%。由此可见,电子商务平台的东中西部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图10 2009年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区域分布比重图
资料来源:中国B2B研究中心。
(3)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诚信问题
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诚信问题永远是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在网上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保证交易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传递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最为实际的问题。同时,我国许多企业和消费者对网上交易仍然心怀芥蒂,怀疑在线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以及售后服务承诺和网上商家的信誉,许多消费者期望在购买前检查一下商品,以确定产品的质量,导致了大多数消费者不喜欢在线支付,而选择现金支付模式。许多企业通常必须通过面谈,参观企业和检查产品后才成为有信任基础的商业伙伴,进行业务往来,而并不信任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虚拟交易。
(4)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缺乏
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电子商务所需的人才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技术服务支持层;第二,一般管理人员;第三,高级管理人员层。我国第一层次人员还比较缺乏,特别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行业业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缺乏。同时我国电子商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第二层次人员的需求,甚至基本上没有考虑到第三层次人员的培养,对电子商务教育问题解决不好,电子商务就不可能持续高速发展。
(三)专业市场型贸易渠道存在的问题
1.专业市场型贸易渠道的发展现状
历经几十年,我国专业市场是从传统集贸市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结果。我国专业市场由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在交易额、市场范围、市场规模等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08年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3319个,共实现成交额42203。14亿元,占全国亿元以上市场成交额的80.45%,所占比重比前一年增加9.3%,摊位数 201.85万个,增加了43.65万个。2008年每个亿元以上专业市场平均成交额为12。72亿元,同期增加了1.35亿元;平均摊位营业面积达到79.12平方米,平均摊位年成交额209.09万元,比2007年增加了10.59万元。在效益提升的同时,我国专业市场也注重贸易形式的转变,从传统的以内贸型为主转变为内外贸并重的内外贸一体化市场,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不但在甘肃、新疆等国内20多个省市建立30多个分市场,而且在国外如南非、泰国、乌克兰、尼日利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分市场,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我国专业市场的质量和形式的转变,不仅提升了其在区域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而且成为具有全国的一大商贸服务产业以及内外贸一体化贸易平台的主要形式。
表5 2000—2008年亿元专业市场发展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2008)以及计算而得。
2.专业市场型贸易渠道存在的问题
(1)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专业市场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次之,西部最少。统计表明,我国专业市场的十大强省分别是:浙江、江苏、山东、广东、河北、湖南、辽宁、上海、河南、北京。西部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专业市场发展较为缓慢,亿元市场数和成交额仅占全国的3.9%和2.2%;单位营业面积创造的年成交额仅为0.6万元每平方米,还不到东部地区的五分之一。虽然一些中西部地区逐渐重视专业市场的发展,如吉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内蒙古、陕西、宁夏等地,亿元市场成交额大幅上升,但东西部差距依旧存在。
表6 我国专业市场的地区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统计年鉴(2008)以及计算而得。
(2)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专业市场虽然数量较多,但像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等年交易额大、知名度高的专业市场为数不多;一些专业市场忽视了品牌建设和经营信誉在交易中的重要性,盲目地追求市场规模、商品交易量而使市场的准入门槛降低,导致经营者整体素质偏下,产品质量不过关,市场监督不到位等问题,难以建立国际化水平的品牌专业市场。
(3)市场的综合功能有待加强
现代专业市场发展成了商品流通、信息、展示、定价中心,其涵盖了信息服务、物流配送、通关报关、技术研发、会展宣传等全方位的综合功能。根据2007年(陆立军等)对义乌市场4000家企业的实际问卷调查显示,经营者对义乌市场急需增强的功能反映:其中商户认为急需加强信息服务为40.67%,电子商务为30.33%,物流配送为26.05%,技术研发服务为16.26%,会展宣传 11.69%,其它为3.32%。同时,市场发挥内外贸一体化功能也应加强,我国像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这样内外贸并重的专业市场比较少。由于出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大多数专业市场从传统的以内贸为主转变为以外贸为主,弱化了专业市场内贸作用,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应证了在我国发展内外贸一体化市场的重要性。
节选自:主报告《扩大内需背景下的中国内外贸一体化与流通渠道建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