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广东省委宣传部公布了第一批广东省重点智库的课题名称,华南商业智库申报的选题是“广东加快贸易强省研究”。以华南商业智库理事长、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为课题负责人的课题组经过五个月的调研和写作,数易其稿,高质量完成了该项研究。
研究成果由一份2.2万字的主报告《广东加快贸易强省研究》和一份简报告组成。主报告内容由:广东建设贸易强省的内涵与战略意义、广东建设贸易强省的六大优势、广东建设贸易强省的主要短板、广东建设贸易强省的主要对策、广东贸易格局需要破茧重生再现活力五个部分组成。
研究报告围绕广东为什么要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试验什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究竟是什么?主要难点又何在?广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处于核心枢纽位置,但在“走出去”过程中为什么一直没有大的突破?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背景下,浙江、北京等省市为何在贸易领域的创新遥遥领先,而广东为什么反而落后且话语权越来越弱?中美贸易战对广东经济的冲击和启示有哪些?等问题展开。
王先庆教授认为,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和核心,其实都是大家人所皆知、耳熟能详但却百转千回、雾里看花的“贸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广东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正进入由“生产驱动”向“贸易驱动”大转型的关键转折期,“贸易”正成为广东破解各主要经济难题以及能否真正构建起全面开放新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持续“走在全国前列”的“千千结”。
报告中指出,表面上看,广东贸易发展“既大又强”,但透过表象看本质,其实,广东贸易“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相当严重。受传统加工贸易“前店后厂”模式及“后遗症”的影响,广东贸易流通能力低弱于生产制造能力,贸易流通体系滞后于生产制造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和短板,也成为广东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构建现代化体系等最主要的重点难点问题。“广东制造”的大部分产品是由香港贸易商、台湾代理商、京东、天猫、淘宝、沃尔玛、大润发、义乌小商品城等“非广东籍”商家或商人卖出的。在一定意义上,广东“前店后厂”的贸易格局至今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只不过“前店”的位置和主人在不断变化。
报告中还提到,如果广东经济不尽快从贸易方式、贸易体系和贸易能力方面有比较大的战略突破,那么,广东经济的“贸易短板”将越来越突出,长期形成的“贸易主导力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没有强大的贸易能力为前提,“广东制造”或“广东智能”的产品谁来卖?如何卖?卖多少?卖给谁?卖什么价?能卖多久?在贸易能力和贸易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生产制造以及其后的科技创新,到底还有多大的拓展空间和发展后劲?质量强省、科技强省又如何得以体现?标准和价值何在?显然,这一切问题,我们现在都还没有理顺,更没有从战略决策上解决。因此,“建设贸易强省”应该成为当前广东经济发展的最高战略,更是当务之急。
课题组在报告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是, 广东建设贸易强省是一项事关“省运”的大战略,它比建设科技强省、品牌强省、质量强省等的影响更深远、更直接。因此,从广东未来中长期发展战略出发,建设贸易强省的总体思路初步概括为:以充分发挥现有贸易优势为基础,以提升贸易主导力和商品定价力为目标,以全面提升贸易能力为出发点,以建设高水平贸易体系为主线,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切入点,以拓展贸易渠道和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为关键点,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贸易枢纽为动力,制订全面促进广东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全面提升广东省的贸易能力和贸易水平,推动广东贸易强省建设。
  9月21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颁发了省重点研究课题结题证书,鉴定等级为良好。
附:目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我要投稿

立即
投稿

我要分享

我要评论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