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VR)产业全球投融资进入新一轮热潮,今年以来相关设备出货量保持迅猛增长态势。
目前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初步形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下一步,从部委到地方将加速培育虚拟现实优势产业集群。工信部将编制《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面向工业制造、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挖潜创新应用,培育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地方也正在酝酿升级版政策,加快政策保障、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等向虚拟现实产业聚集。
虚拟现实产业步入增长轨道
近日在江西南昌召开的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上发布的《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指出,多项数据预示虚拟现实产业步入增长轨道。
白皮书显示,从全球投融资数据看,自2019年以来,虚拟现实产业投融资数量和金额不断增长,2021年1至9月投融资金额约合407.09亿元人民币。
从全球VR/AR头显设备出货量数据看,2021年出货量开始回暖,并保持迅猛增长态势,预计2021年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170万台。
目前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初步形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在大会上表示,当前核心技术加速迭代,近眼显示、影像捕捉、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不断进步,虚拟现实与5G、人工智能、超高清视频等技术加快融合创新。产品供给推陈出新,头戴式、一体机、移动端等各种形态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纷纷上市。
与此同时,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介绍,依托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广阔市场,江西、北京、山东、广东等地正在成为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重点企业的主要集聚区,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虚拟现实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值得一提的是,虚拟现实技术正加速赋能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千行百业,催生出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在医疗健康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已在口腔手术、脊柱手术、心血管手术等方面得到广泛运用。在文化娱乐领域,虚拟现实大幅提高艺术表现力,使观赏者能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品魅力。在教育培训领域,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渗透到K12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不同阶段,一些高校建立虚拟现实教室,部分企业也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员工培训。
“虚拟现实产业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十四五’时期有望进入加速起飞期,在更广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王志军表示。
记者获悉,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编制《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围绕工业制造、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领域,深挖具备潜在商业推广能力的创新应用,推动虚拟现实技术规模化发展。加快建设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特色基地等创新载体,培育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
在加强生态建设上,将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测试推广、成果转化、信息交流、创新创业、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培育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在加快技术突破上,将全面增强虚拟现实产品的易用性、舒适性,带动产业链各环节整体提升。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资源加快共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地方也积极展开布局。以江西为例,目前江西虚拟现实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产业链供应链持续健全,集聚虚拟现实相关企业400多家,今年产值规模预计突破500亿元。下一步,江西将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推动虚拟现实产业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内容创作等全链条全周期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虚拟现实产业集群。
加速推进行业融合应用落地
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秘书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表示,国内外科技企业持续发力虚拟现实产业,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终端产品加速成熟,内容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全方位保障高品质消费体验。
不过,我国虚拟现实产业仍存在关键核心技术短板亟待突破、优质内容不足、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尚不成熟等问题。“产业发展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和底层软件开发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行业应用仍存在场景同质化问题,不能满足消费者高品质消费升级需求和行业大规模应用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少。”刘文强说。
徐文立表示,应把握好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及早谋划,科学布局,全面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对此,刘文强建议,下一步应加大创新研发支持力度,加快落实虚拟现实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依托企业和重点科研院所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加快补齐短板。切实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壁垒。推进产业协同发展,鼓励整机企业与核心器件企业联合开展前置研究,建立重大技术联合攻关机制,为培育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提供研发实践场景。
围绕加快虚拟现实技术推广应用,刘文强建议,应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虚拟现实应用示范,丰富消费者体验,培养消费者使用习惯,加速相关产品服务渗透。加速推进行业融合应用落地,推进重点行业应用示范,围绕工业制造、医疗健康、文教娱乐等重点行业和特色领域应用需求,创新应用种类和服务内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