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失调,一直是困扰经济运转的最大障碍。其突出表现是:某些应限制的产业畸 形突进;另一些“瓶颈”产业始终发展缓慢。对此,我们试图通过对社会机会成本问题的分 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两个产业选择原理的论述,就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进行产业的优 化选择以及政策的制订等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希冀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选择问题,实质上就是社会经济资源的再配置或重新分配问题。


    相对于整个社会需要而言,社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如矿物、资金、能源、技术、设备等 都是有限的。因此,为了使这些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就必需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从 而以有限的资源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但是,人们在安排和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 个合理与不合理、有效益和无效益或效益大小等问题。比如,社会在分配资源到各产业部门 的过程中,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可能是分配方案较合理,从而可使资源的每一部分都 产生最大的功效,即使社会成本最小,社会收益最大;另一种可能是分配方案或选择方法欠 含理,结果降低了整个资源利用的功效,使社会成本过高,收益小,即使社会为了取得一定 的收益(如产值或国民收入)所付出代价过大。这种由于不同的选择造成不同经济后果的问 题,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就是"社会机会成本"或“社会选择成本”的大小问题。


    所谓社会机会成本,也称社会选择成本,是指在可供人们利用的自然资源以及其它人力 却非人力资源相对不变的情况下,社会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为了维持和发展某些产业部门 而相对压缩和减少另一些产业部门的资源投入时所付出的代价和损失。换言之,就是在资源 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为了发展和维持某些产业部门就必须以减少和压缩其它产业部门的资源 投入从而放慢甚至放弃这些产业部门的生产为代价,而这种代价或者说是损失恰恰就是发展 和维持选择确定了的那些产业部门的社会机会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机会成本与社会成本不是同一个概念。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 反映社会为了有所得必须有所失,而且它们都可以用一定的货币量去衡量。二者的主要区别 在于前者强调的是机会和选择的代价,是一个相对值,它只能通过相关变量反映岀来,其存 在必须有一个参照体,不能独立存在;后者强调的是社会为了取得一定的总收益而付出的总 代价和总耗费,它是一个绝对值,可以独立存在。换言之,社会成本就是社会为了取得一定 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而付出的各种资源投入、支出和损失。至于二者之间的联系则在于某一社 会经济活动的社会机会成本必然与另一活动的社会成本及其社会收益有关,否则就得不到反映。


    提出社会机会成本概念的主要意义在于为分析产业选择和制订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方案 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工具,它要求国家和社会在配置资源以及制定发展或限制某一产业部门的战略方针吋,一定要对各产业部门的生产规模与增长速度的确定进行认真地比较和选 择,不仅要考虑各个产业部门自身社会成本的大小,更要考虑各产业之间社会机会成本的大 小,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使资源实现最佳配置,各产业之间实现优化组合,从而发挥出最大 效益。


    下面,我们借助于社会机会成本这一概念着重探讨一下产业选择的基本理论。


   产业选择第一原理:任何产业部门都有发展的最大边界和生存寿命周期。当产业发展处 于成长期时,社会若过度追加投资和其它资源投入,必然助长产业畸形扩张,引起“产业 病”;当产业处于“强盛期”或“衰退期”时,社会若再追加过多的资源投入,必然引起社 会机会成本递增和社会收益递减。这也就是产业选择的适度原则。


    第一、产业发展可能性边界。在产业选择时不论发展或限制与否,都应掌握和衡量发展 或限制某一产业部门所可能产生的社会机会成本。为了衡量该产业的社会机会成本,首先又 应该了解每个产业的最大发展潜力,即每个产业在该时该地所能得到最大发展的可能或边 界。只有明确了产业发展可能性边界,才能知道各个产业的最大生产量、生产能力的利用程 度、生产扩大和缩小的程度等一系列重要参数,进而得出全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实际经济生活中,各个产业生产的选择过程也就是确定各个产业是充分发展、维持现 状、减少生产的过程,其中有一个是理想状态。从单个产业来说,这个理想状态是产业发展 可能性边界尽可能距离最短。因为离边界越近,表明该产业发展越充分,资源利用越合理。 从全社会来说,这个理想状态就是所有产业的生产都尽可能地接近各自的边界,从而使整个 生产处于饱满充分的良性状态。但是,要达到这种理想状态有一个重要前提,即产业结构基 本合理,否则,就达不到理想状态。


    这里,我们假定一个社会只有钢铁和粮食两大产业部门。由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是有 限的,发展了某一产业,就要压缩其它产业的生产,显然,这就是社会机会成本问题。现 在,假定将全部资源都用于钢铁生产,则可产钢铁5000万吨,即钢铁产业的发展可能性边界 为5000万吨;反过来,若全用于粮食生产则其最大边界产量为4000万吨。.生产资源若在两大 产业之间分配,便形成以下一系列组合(见下表,单位:万吨):


     第二、产业经济寿命。产业的发展不仅在某一时点上有边界限制,而且在其产生、发展 和消费过程中,也有生存的经济寿命,即产业从产生到衰亡的时间间隔。产业在经济寿命期 内,可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强盛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产业演变的各个阶段,它自身的发 展状况、规模、增长速度、产量、利润水平都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在萌芽期内,产业没有 独立性,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很小,且几乎没有独立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在成长期内,产业 已初步独立,企业数猛增,产品品种增多,并逐步形成该产业协作生产体系;在强盛期内, 产业已基本成熟,大型骨干企业增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应地位;到了衰亡期,该产业产 品老化、成本急据上升,利润率下降。由于任何产业都有一个经济寿命期,因而,在进行产 业选择和产业结构调整时,就应根据各产业的阶段特点制定不同的政策。


    第三,将产业发展的可能性边界和产业经济寿命周期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在产 业发展边界以内的各点上以及其演变阶段的各阶段上,对该产业的发展或压缩,其社会机会 成本值是不一致的。


    首先,在产业"成长期"内,产业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正常发育”, 从而患上了各种早期"产业病”。例如,过分抑制某一产业的发育,就会使其发育不良,导 致“产业侏儒",进而对该产业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如我国的交通业、农业等基础产 业都染上了这一症状。反之,若在成长期内,"恨铁不成钢”,就会使之患上“肥胖症”, 不仅导致资源浪费,而且使该产业畸形扩张。


    以上情况说明,在产业的成长期内,从资源分配方面看,无论过分限制,还是过分扩 张,都将产生严重后果。这些严重后果就是产业选择时的社会机会成本。例如,过分强调重 工业发展的社会机会成本就是农业和某些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及其所产生的各种不良症状和 效应。因此,一•般说来,在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调整时,处于成长期的所有产业不论是生产 产业还是服务产业都应尽可能保持正常发育,任何极端性措施都将为今后产业发展制造新的 障碍。


    其次,在产业的强獣期内,若过分限制该产业的生产,使其不能满负荷工作,必将大大 滅少社空本而以得到的收益;反之,若再过多地追加资源投入,那也只能是适得其反。所幸 庁业在强盛期内,一般可司用自己的生产我术及各种优势,使生产尽可能接近产业发 展可能性边界。因此,处于强盛期的产业,•芒产业选择和结构调整时,一般应釆取少干预政 策,让其自主发展。


    最后,在产业衰退期内,社会在进行产业选择和调整时,就应尽量压缩和限制其发展或 扩张,让其逐步定向正常衰亡,避免大起大落而造成不稳定,同时做好与其他产业的衔接, ,二资源合理转移等等。在这一阶段内,社会最忌讳的是违背客观规律搞所谓“老当益壮”, 不顾社会需要,继续追加资源投入,加大其工作量和产出量,甚至为了使其"延年益寿”而 不顾血本打气输血。结果,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使那些处于成长期和强盛期的产业 因资源供给不足而不能正常发展,并使整个产业结构缺乏生机活力。


    综上所述,我们就会得出本文所讲的产业选择第一原理,即在产业成长期和强盛期的中期以前,产业发展、社会收益的增长快于社会成本的增长,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递减, 这时社会在进行产业选择和调整时,就应尽可能保证其资源供给,使其发展尽可能接近产业 发展可能性边界;而在产业强盛期的中期以后和衰亡期,产业生产的社会边际成本递增,收 益递减,这时的产业选择决策应是限制和压缩其生产,不仅应缩小其产业发展可能性边界, 而且应使生产远离其边界,甚至为了扶持新生力量和增强国民经济活力而加速旧产业的衰 亡,强制淘汰其各种产品,迫使产业进行合并或分解。


   产业选择第二原理: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各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有一个优化组合问 题。而产业选择最优化的基本原则是:各产业产出量的组合应使社会总收益的量最大。


    这里,所谓产业选择优化,就是能使生产资源得到最佳配置,社会机会成本最小,收益 最大,并使各产业的发展尽可能向边界靠近。即在一定的技术、资源条件下,通过对不同产 业部门的发展规模、速度和产量的选择从而使产业部门的产出量达到最优组合。


   现在,我们继续假定社会总收益是由钢铁和粮食两大产业部门创造的,其中社会总收益 为M,钢铁部门创造的收益为Y,粮食部门创造的收益为X。若社会总收益M全由钢铁部门 创造,则Y = M, X= 0;反之,'若M全由粮食部门创造,则X = M, Y=0。在这两个极端 情形之间,M的构成可以在两大产业部门之间以不同的比例进行组合。这种在一定价格水平 下,构成社会总收益的一系列不同产业产品产出量的组合,构成了一条直线,我们称之为等 收益线,它表明能够达到一定收益的不同产量的组合。如果以Pz分别表示两大产业各 产品的综合价格,那么,上述关系就可表示如下:M = X P|+Y P2,此式为一直线方程, 可转换为:Y=M/P2 — Pi/P2X,其关系图如下:


    这样,根据等收益线,将它与前面曾论述过的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结合起来进行分 析,就可以找出各个产业发展的最佳产出量组合,并根据产出量再去求出最佳生产投入量即 资源的最佳配置方案。


    所谓产业发展最佳产出量组合的含义是:在技术、资源、价格一定的条件下,各个产业 可能生产各种产品的产量组合可使社会总收益最大。那么,这种最佳产出量组合点在何处 呢?根据分析,应该在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和等收益线相切的切点上,即图三中的E点。 只有E点才是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线能够接触到等收益线的最高点,因而,也是最佳产出量 组合点。


   那么,实现最佳产出量组合的条件是什么?由于E点是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和等收益线的切点,故在此点二线的斜率必然相等,即有AY/△X = P2/P1。这也就是说,实现产 业最佳产出量组合的实现条件是两大产业之间的变化比率等于它们各产业主要产品综合价格 之比的倒数。其中,表示一定时期内钢铁产业增加的产出量;表示一定时期内粮食 产业增加的产出量,P- P,分别表示粮食和钢铁产品的综合价格。


    以上,我们是假定一个社会总收益是由两大产业构成的。实际上,社会总收益是由若干 个产业部门组成的。假设这若干个即n个产业产品产量分别为Xi、X2……Xn;各产业产品 价格为P- P2……Pno那么,根据两个产业实现产业最佳产出量组合点的条件,可以推广 得出n个产业最佳产出量组合的实现条件,即各个产业之间的变化比率等于它们相互之间的 负的价格比率。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作进一步论述。


    总之,产业选择的优化,应该是使各产业之间的生产量达到最佳组合,从而获得最大的 社会总收益,使社会的资源配置发挥最大的功效。


    根据上述两个产业选择原理,我们认为,在制订产业政策吋,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政府在进行产业决策时,应以成本——收益分析为第一原则。在考虑鼓励或压缩 某一产业部门时,尤其是综合比较由于这一选择所带来的得失时,既不能因小失大,又不能 顾此失彼。例如,既不能因考虑较多地淘汰陈旧过时的产品、企业和行业造成的既得利益的 损失而放弃和推迟对新产业、新产品开发和创新,又不能因过快地追求新产业、新产品的开 发而导致创新机会成本的过大,既得利益损失过多,从而使产业开发的社会效益在短期内难 以突现。总之,在确定选择产业发展时,必须要舍得放弃,即以某些产业的暂时缓慢发展换 取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将有限的经济资源集中到快速发展的产业中去,从而使社会总收 益尽可能大的提高,使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良性化。


    其次,在产业决策时,尤其不能过分将社会资源集中于某一或几个产业上,使社会因集 中发展某几个产业而造成机会成本过大,损失过重。在这一点,我国的经验教训尤其深刻。 第一次是大跃进时期,全国大炼钢铁,结果其它产业尤其是农业、轻工业被严重削弱,使国 民经济结构处于严重的失调格局中。第二次是“烟酒”两大行业的突飞猛进,不亚于"以钢 为纲”的新潮流。第三次是以彩电、冰箱、洗衣机为浪潮的家电行业勃兴,在短短几年内, 各自建设了一百多家生产晶业,造成加工工业的畸形发展,导致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 农业的严重滞后。这种一浪接一浪的“产业”运动,使整个国民经济在惊涛骇浪中行进。而 且,由于历史惯性的作用,我国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一边调整,一边继续产生新的失调这种奇 特笛现象。


    最后,产业的选择应以使各产业适度发展和正常演变为原则,最终促成国民经济的良性 循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我要投稿

立即
投稿

我要分享

我要评论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