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挖掘了扩大内需、流通体系结构及其优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阐释了扩大内需与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对我国建国以来内需与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的具体实践状况,从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同要素导向等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扩大内需为导向从流通地区结构、业态结构、企业结构、传导结构和技术结构等五方面对流通体系结构的优化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流通体系结构;内需导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实践

一、引言

目前我国内部需求不断扩大,逐渐优化的流通体系结构不断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服务着。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264.55元,比上一年增长了9.0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由2008年的5915.67元增加到2009年的6333.89元,增长7.07%,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人均消费总量上存有较大差距,但增长速度差距在缩小。总体消费态势从统计数据来看在不断的扩大,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2009年分别是是1990年的9.59倍和7.10倍 。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流通体系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流通区域差距在缩小,流通渠道多元化,流通模式不断创新,流通企业规模量在扩大。批发、零售和餐饮企业在2009年的企业数分别为52853、42615和35192个,交通运输也的运输线路长度2009年在前年的基础上又增加了0. 58万公里,达到了8.55万公里 。2009年的国内居民流通业消费率为43.89% ,这一数字受到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的影响而有所下降。但从整体上要高于2006的40.81%和2007年的42.97%。

国家经济的发展遵循社会经济演化规律,都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人民生活逐渐富裕,高额消费群体出现,国民追求生活质量;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主导产业从传统社会的农业、到经济起飞的工业、最后为以耐用消费品为主的生产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罗斯托,1971)[1]。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内需的扩大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交错进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扩大内需的核心主要是推动居民消费。消费、投资与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持久的动力。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开放度高的国家,无论是美国、日本还是欧洲几个大国,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都是消费。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石奇等,2009;李通屏和郭熙保,2011)[2-3]。十六大报告明确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流通体系结构是经济结构子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黄国雄,2005;洪涛,2007;柳思维和黄福华,2007)[4-6]、先导性产业(刘国光2004;程瑞芳,2008;王先庆和房永辉,2007)[7-9]和战略性产业(徐从才,1987;冉净斐和文启湘,2007)[10-11],也必须以扩大内需为导向,根据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动,不断进行自身体系结构的调整,以适应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过后,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国内需求,企业将目光也瞄准国内市场,把扩大内销促消费作为应对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将商品快速便捷,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渠道,送到合适顾客的手中,成为扩大内需、拉到人民消费的一个关键环节。扩大内需导向下的流通体系结构的优化,对实现商品的顺利销售,达成商品的价值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中国流通业体系结构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行业结构、空间结构均存在不合理现象,业态发展严重重叠,各地重复建设严重,恶性竞争屡禁不止。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外资进入的速度大大加快,我国的流通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买方市场条件下,传统的购销方式正在被改变,流通企业正在逐步取得对制造商、供应商的支配地位,流通的渠道结构、业态结构、空间结构等正在发生变化。因此,今后如何扩大内需、拉动本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提升消费结构、优化流通体系结构,对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扩大内需、流通体系结构及其优化的内涵

扩大内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论述表现为消费,马克思把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把产品当作活的个人的生活资料来消费,而前者把产品当作劳动即活的个人发挥作用的劳动力的生活资料来消费。因此,个人消费的产物是消费者本身;生产消费的结果是与消费者不同的产品” 。我们研究的内需还可以划分为多种,包括投资性内需、消费性内需;生产性内需、生活性内需;物质性内需、文化性内需;短期内需,长期内需;增量内需、存量内需等,形式不同,但本质一致。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与生产、分配、交换等活动共同构成了统一的社会生产总过程,其中,“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 。分配和交换是流通的重要环节。消费总是在一定社会分配关系下的消费,消费是分配的最终实现,对分配具有反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产品和生产者之间出现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出现在生产和消费之间” 。“交换只是生产和由生产决定的分配同消费之间的媒介要素” 。交换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以交换为条件,没有交换,消费就无从谈起。因此,扩大内需包含多层次、全方位的消费,是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的目的,而流通结构的优化也应以扩大内需为导向、为条件,这也是马克思理论关于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系统性要求的本质体现。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因此,从最一般意义上讲,流通体系结构是社会生产过程中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即包括了人与人的关系,也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流通体系结构是流通业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这种联系方式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在质的层面上讲,流通体系结构动态地揭示流通业行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与联系方式不断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行业在社会经济序列中的运行规律;从量的层面上讲是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一定时期内流通行业间联系和联系方式的技术数量比例关系,也就是流通行业间投入与产出的量的比例关系。具体上讲,流通体系结构是指商品流通领域在经营主体、客体、地区、规模、业态等方面的构成状态,主要包括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规模结构、渠道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等内容。

马克思指出“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 ,总体上要素的交换“存在的不是个别的交换总和,而是川流不息的、或多或少发生在整个社会表面上的交换总和、交换总体,即交换行为的体系” 。这一宏观社会交换体系体现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要遵循一定的平衡条件,本质上是生产资料价值和消费资料价值比例的相等和协调,这样社会再生产才能真正顺利的进行。因此,社会再生产发展研究的实质是结构问题,流通研究的实质也是结构问题(郭国荣,2003)[12]。因此,从马克思流通理论出发,流通体系结构优化抽象来看,包括流通结构高度化和流通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其中,流通结构高度化指产业从低级结构向高级结构演进的过程,流通结构合理化指各产业与行业之间存在着较高的聚合质量。具体来看,流通体系结构优化是微观流通、中观流通和宏观流通的有机优化过程。微观流通结构优化关注流通企业的构成及其发展,反映在流通企业采购、调运、存储和销售的内部效率与效益水平。中观流通结构优化关注流通行业的构成与发展,反映在批发、零售、餐饮和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布局、数量和发育程度。宏观流通结构优化关注流通业与相关产业的关系,反映在流通业在第三产业中的作用,对第一、第二产业的相互促进和对国民经济、国家地位的整体提升能力。

三、扩大内需导向下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一)扩大内需与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学说体系。交换和流通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扩大内需和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内需表现在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中的消费环节,流通体系结构从广义上说包括了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真正的流通,只是表现为周期更新的和通过更新而连续进行的再生产媒介” ,这种流通周期的更新需要有消费的实现作为基础,不然这一过程不会实现,生产也会停滞,更谈不上发展。这可以从马克思关于商品形态的阶段划分和社会再生产条件的理论描述中得到解释。

一方面,体现在消费对于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商品交换过程是在两个相互对立,互为补充的形态变化中完成的:从商品转化为货币,又从货币转化为商品。” 用符号表示为W-G和G-W的过程,前者马克思称为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后者称为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其中商品第一形态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因为这一过程体现为顾客的消费行为,如果没有成功的“跳跃”,即商品所有者将产品销售出去,那么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不出去,也就吸引不出来消费者口袋里的货币,消费不成功,流通过程终止,更谈不上流通体系结构的优化。

另一方面,体现流通体系结构优化,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维持平衡对于扩大内需的促进作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条件理论强调,不论是社会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都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及其交换的统一,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怎样同时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这也就涉及到流通体系结构的平衡和协调,具体到简单再生产的最基本条件为I(v+m)=Ⅱc,因此,第一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要等于第二部类即生产消费资料的固定成本,所以流通环节的平衡保证工人和资本家消费的平衡。同理对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为I(v+m)>Ⅱc,即流通体系结构平衡打破,消费扩大,两部类固定成本进行追加I△c和Ⅱ△c,达到新的平衡I(v+m)=Ⅱc+(I△c+Ⅱ△c)。从这两个平衡条件的实质来看是需要生产规模和流通规模的统一,生产速度和流通速度的统一,这其中的资本扩大是消费带来的,也是流通体系结构优化过程带来的。

(二)内需导向与流通体系结构优化的中国实践

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如日本在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扩大内需及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显示,工业化进程中所实现的经济增长,伴随着居民内需的不断扩大和流通体系结构的逐渐优化(唐煌,1999;陈淮,1990)[13-14]。我国从建国至今已经历了六十三年,在这段期间里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渐由生存性、温饱性向发展性、享受性转变,流通业由不被重视到确定为基础性产业、先导性产业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流通体系结构由不健全、不完善发展到品牌化、连锁化和信息化,这些转变体现出它们内部之间的相互关联,反映出经济发展的规律,了解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建立扩大内需为导向的流通体系结构优化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流通业与工业存在密切关系,流通促进工业,工业带动流通(徐从才和石奇,2000)[15]。结合具体国情和钱纳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划分,将我国经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工业化的前期、工业化早期、工业化中期和工业化中后期 。

1.工业化早期,内需小,流通体系结构薄弱

我国工业化前期从1949到1977,历时29年。在这一时期由于受“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的影响,我们都没有认识到流通产业的作用,这使得流通产业的发展受到较大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初期并没有进行对流通结构的调整。首先,在流通所有制结构上,以国营公有制为主导,地方合作社经济为依托,鼓励私有商业发展。国营流通企业增设土产公司;鼓励各级地方合作社设立推销机构,给予专项基金支持;鼓励私有流通企业下乡购销。其次,在流通市场结构上,遵行供需决定价格规律,鼓励正当商业竞争,健全市场机制,恢复旧集市,建立新集市,召开各级物资交流会。1951-1952年,各级规模和形式的商品交流会从大中城市发展到中小城市,再发展到农村集镇,涉及各种经济成分,如国营商业,合作社商业和私营商业,还有城市和农民群众。最后,在流通技术结构上,优化产品流通路线,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发动群众运输。对商品流通线路的优化,在研究旧路线的基础上,开辟新路线。邀请有经验的商人和老工匠一起商谈旧路线的改造,鼓励商人组织商业访问团,摸索新购销路线。群众运输是在除国家交通部门有计划地运输外,鼓励各地积极建立土产运输公司、联营公司,发展运输网,组织人力、畜力和各种车船运输土特产品,帮助群众组织运输合作社。随着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流通体系结构的建设,各地方的需求不断被拉动起来,1951年6月10日的上海土特产展览会,历时两个月,设有200多个零售商场,使得90%的滞销土产品售出,华东全区农民和手工业增加收入2亿元。在同年6月28日召开的汉口中南区土特产品交流大会上,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使得中南和东北两区阻塞多年的贸易关系得以恢复,交易总额达8129万元。滞销的产品打开了销路,甚至有些滞销产品转为畅销 。据统计,1951年和1952年全国各地召开的高、中、初级商品交流会成交总额20.4亿元 。可以说,我国初期对扩大内需和优化流通体系结构都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2.工业化早期,内需起,流通体系结构改变

我国的工业化早期从1978到1994年,历时17年。我国整体处于生产要素导向的工业经济时期,这一时期的恩格尔系数维持在50%以上 ,属于温饱阶段,居民生活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第二产业(农村还主要依赖农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由于供小于需集中在生产供给上,主要以生产为导向。居民消费也以食品、衣着为主,以满足温饱为目的,主要是生存型消费,消费结构和层次都处于低水平。我国的流通结构处于优化的摸索过程中。一方面商品流通通过产品价格的“剪刀差”直接或间接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各种零售业态也相继发展起来。1990年广东东莞虎门镇诞生了我国第一家超市——美佳超级市场,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于1991年5月在上海开张,是上海首家以发展连锁经营为特色的超市公司,随后国内的超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另一方面我国流通体系结构存在许多问题,流通业不被重视,批发零售餐饮等行业布局不经济,产供销链条脱节,企业规模构成不合理、经营方式不科学等问题。在生产导向的经济阶段里,为了满足物资的运输与销售,流通结构开始有了优化意识,体系逐渐健全,流通业的作用开始显现。

3.工业化中期,内需涨,流通体系结构发展

我国的工业化中期从1995年到2001年,历时7年。我国整体处于投资导向型的工业经济时期,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50.1%下降到38.2%,在1996年步入小康水平,2000进入富裕行列;农村居民则从58.6%下降到47.7%,在2000年达到小康水平。我国城市居民用四年时间完成从小康到富裕的过渡,而农村居民在进入小康时城镇居民已经富裕了,城市与农村差距的在拉大。一方面是城市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在迅速优化,加速了商品价值实现的过程,但城乡二元结构在凸显;另一方面消费也由以食品、衣着为主向向居住、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转变,由温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消费不断提升,与之相关的公路、铁路、空港等基础设施、家电、信息产品等制造业大幅上涨,同时使得服务业逐渐兴起和发展,升级了产业结构,也带动了流通体系结构的优化。在投资导向的经济阶段里,流通结构丰富多元化,业态结构不断繁荣,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流通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市场的竞争中,逐渐树立起品牌意识,以使产品与竞争对手相区别,体现出人民需求的多样性。流通经营和组织结构不断创新,流通企业实行连锁经营。这样通过异地设店、统一经营,不仅摆脱了单店经营遇到的商圈瓶颈,扩大了企业的整体销售规模,而且依托统一采购、统一各分店的经营模式,有利于降低进货价格和节省企业运营成本,己日益成为现代零售业的重要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4.工业化中后期,内需扩,流通体系结构创新

我国的工业化中后期从2002年至今,处于投资与内需导向型的工业经济时期,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变化不大由2002年的37.7%下降到36.5%,农村居民降幅较快由46.2%降到41.0%。城镇居民基本需求呈刚性,说明食物、衣着等基本消费已向差异化、个性化转变,精神性消费、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农村需求不断被激发,农民的小康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也在升级。说明我国整体的小康社会朝着更全面、水平更高、发展更平衡方向发展。在这一阶段里,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流通技术结构的优化尤为突出。电子商务扩展了商品流通范围,使流通渗透到除生产车间以外的整个经济活动领域。商品制造商依托互联网建立起了网络销售渠道,及时掌握了需求变化,降低了费用支出;流通企业借助网络优势,与市场顾客拉近距离,使其对流通活动的参与和控制力大大增强。因此,电子商务实质上优化了流通供应链,在电子商务主导下,生产商、零售商能够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及时了解产品销售信息,大面积地覆盖市场,并对产品的生产和零售的供货实现产销密切连接,减少了商品流转的中间环节,加快了商品流转速度,降低了流通成本。

四、扩大内需优化流通体系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盘活流通地区结构,减小内需差距

流通地区结构反映了流通部分所占用的社会劳动总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和发育程度,同时 也是内需在规模、数量、质量等方面宏观上的体现。我国流通地区结构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东、中、西层次,呈现出流通体系结构的东大、西小的格局。东部地区社会流通要素的分布和机构在全国占有较大比重,东部内需较大,消费者购买力比较强,消费品市场规模的建设也相对完善,形成了比较繁荣的地区流通产业结构;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内需较弱,流通体系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其次是大、中、小城市层次。大中型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商品流通中心的作用正在日益增强,如北京、上海和广州都以建立国际商贸流通中心为目标,不断提升流通体系结构的国际化水准。而中小型城市的流通体系也在内需的不断扩大,周边大城市的带动下发展。最后是,城镇和农村的二元层次。如果说城市的流通体系是条长腿,农村的则是条短腿。我国农村流通落后,农村人口密度低,购买力低,商业效益差,同样的商业资源投入,农村商业收益只及城市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城市流通体系不愿向农村延伸,农村流通资本反而逆向流动城市。2007年以来,国务院提出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就是调整城乡流通体系结构,扩大农村内需的举措。广东省在活流通地区结构,减小内需差距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省外,举办“广东产品全国行“系列活动,由省委书记和省长亲自率队参加了广东产品湖南行、广西行等活动,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广东省2009年在全国各地开展了132场开拓市场活动,成交额大5800多亿元。在省内,举办多场多形式大规模的产品博、展销会、购物节等活动,首届中国3G产业博览会、外博会、粤港外贸商品展销会等,还有各类主题活动等。在农村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和“万巷千街市场工程,积极开展“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活动,加快完善农村和城市流通网络建设、减小内需差距、拉动内需增长。

(二)拓展业态结构,丰富内需渠道

业态结构包含多种商业形态,是按照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服务形态,是流通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零售业态,就是零售店卖给谁、卖什么和如何卖的具体经营形式,是与消费者密切接触的终端。不同零售业态都是在满足消费者不断衍变的价值需要而出现的。百货店、超级市场、连锁店、购物中心和网络商店可以说是近代零售企业的五次革命。中国零售业各种业态纷纷出现,要对其结构进一步优化,注意定位发展。便民店就要以靠近顾客、方便购买为特点,不应过对产品制定相比同类产品的高价,而应以广泛深入居民小区营销,优化配送体系为重点;专卖店要以专营某一名牌商品、满足消费者品牌需要为特点,要注意对自身品牌的建设,提高知名度,形成大量忠诚顾客为重点;仓储式商场依靠简化装修和减少附加服务为特点,因而更应在价格上形成优势,更多地让利给顾客,让顾客感到真正的实惠;折价商店则以廉价商品吸引顾客,所以重点要严把质量关,不能以打折的外衣大卖伪劣产品;而大百货公司的特点是产品有信誉保证,体现良好顾客服务为特点,因而要注意产品的品种、档次,提高店员对产品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应顾客知识消费的趋势;购物中心的诞生则适应了人们追求休闲、娱乐等综合消费的倾向,却要注意多形态零售形式的店铺组合,确立有特色的主力店,营造良好的购物氛围。

不同的业态结构,细化了消费者需求,满足个性消费、定制消费的要求,丰富了内需实现形式,同时也就从多角度去引导内需、去创造内需。

(三)抓好流通企业结构,布局内需网络

企业结构是流通体系结构的微观基础,社会流通要素的载体。抓好流通企业结构,一方面要优化流通企业所有制结构,另一方面要优化流通企业规模结构。在整个流通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势头,混合所有制经济比重上升,外资经济逐步加快发展步伐。流通行业是我国开放最早、进入门槛低、竞争充分的行业之一,也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公司制、股份合作制、连营经济形式成为现今流通企业发展的趋势;外资企业特别是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大型跨国连锁企业,更是凭借自身实力,不断加快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因此,流通企业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和扩大内需的要求,要建立起现代的企业制度,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形成规范化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在流通企业规模结构方面,综合运用规模经济效应,合理布局,布局的合理是适应内需的重要手段。不同规模的流通企业在布局中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要以中小型规模企业为主体,大型规模企业做补充,着重发展少数特大型流通企业。大型企业容易发挥示范效应,起树立城市形象的作用。其效率与效益较高,应设在城市人流密集、购买力强的中心城区;小型流通企业地点分散 ,营业时间长,能够方便居民小额购买,适宜星罗棋布,见缝插针得设在居民小区。中型流通企业的优劣势介于前二者之间,适宜设在城市区域的中心,并与大小型流通企业间隔配套。对大型流通企业应当做好规划,通过招商指导设立;对于中小型流通企业,可由市场形成和调整,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国际经验,如日本专门颁布了《大规模零售企业法》、《百货商店发》等,把管理上升为法律层面,更加规范,注重全社会整体效应,也就是做到企业的发展应以内需为导向,以广大消费者为出发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四)润滑流通传导结构,保障内需利益

中国作为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国家,流通等传导产业的传导机制缺失,这是中国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显著区别(宋则,2003)[16]。由于流通业处在社会再生产的中介地位,生产商的产品选择由流通企业分销时,一方面降低了生产厂商的成本,使得生产厂商可以集中精力抓产品技术,形成产品差异性,取得竞争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在特定时期,部分区域的落后流通体系,使得流通对产品的传导是滞后的,要么流通渠道深度不足,无法到达一些地区,要么流通渠道深度多度,产品价格层层附加;要么广度不够,只局限于部分产品,要么广度泛滥,多元化引发资金分散,促使产品升价。2011年4月份我国许多地区蔬菜价格的上涨就反映了这一现状,河南芹菜贱卖、上海卷心菜滞销、浙江余姚榨菜滞销、浙江慈溪雪菜丰收寻销路等等。当然这里面也受到市场供求机制的影响,但流通传到机制的滞后,制约着充分的市场供需平衡与供求机制的发挥,难以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虽然产业结构调整的最终动力是消费需要和消费选择,但如果没有流通业的有效传递,大部分终端消费信息都无法在生产领域得到充分反映。因此,现代流通业要润滑其传导机制,能把各种需求信息、物质进行有效得传递,促使各类资源进行重新转换和组合,使其总量和结构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达到合理化。

(五)创新流通技术结构,助力内需发展

流通技术结构是实现流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又是推动现代流通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长期以来,流通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资金投入比较少,劳动者文化素质比较低,整个行业的技术含量处于较低状态,从长远上会制约流通业的发展。沃尔玛曾为世500强的巨擘,零售行业的排头兵,在1969年就进入了计算机时代,租用了一台IBM360做存货控制;1979年建立了第一个数据处理和信息中心,整个公司实现网络化,1983年发射自己的人造卫星;1990年沃尔玛公司已与5000多供应商中的1800家实现了电子数据交换。目前其供货商每日交流商品销售、运输和订货信息,从发出订单、开始生产到将货物送达商店,总共不到10天,效率明显高于竞争对手。因此,我国流通结构要注意吸取经验,淘汰落后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加快信息网络技术。在商品装卸、搬运、储存、加工、包装等环节,加大机械化作业,提高效率,用技术改造来增强商品统计、经营调度、质量监督、计量检测等能力。特别是要推广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适应了未来消费的趋势——网上购物。2009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广东网民数为4860万,规模全国第一,普及率50.9%,排名第三;网上交易额不断大幅度攀升,2000年网络市场规模达到2680亿元,占到当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以上 。目前国内电子商务企业纷纷涌现,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一带以及北京等经济发达城市,其中长三角占33.52%,珠三角占32.04%,北京占8.86% 。因此,在信息时代里,网络流通企业更要要建立完好的配送体系,提高运作效率,做好质量保证。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好相关的规范政策,优化网络的市场环境,增强消费者信心,为内需的扩大营造安全可靠的商业环境。

参考文献:

[1]洪涛.流通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28.

[2]石奇,尹敬东,吕磷.消费升级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09(6):7-12.

[3]李通屏,郭熙保.中国人口增长、结构变迁对扩大内需的影响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8.

[4]黄国雄.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J].财贸经济,2005(4):61-66.

[5]洪涛.我国流通产业已成为基础性产业[J].现代商业,2007(18):5-6.

[6]柳思维,黄福华.新兴流通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113.

[7]刘国光.加快流通产业向先导产业的转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4(6):23.  

[8]程瑞芳.发挥商品流通先导性的对策研究[J].财贸经济,2002(8):64-67.

[9]王先庆,房永辉.流通业成为“先导性产业”的约束条件和成长机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6):25-29.

[10]徐从才.流通改革战略思考被动的流通适应与主动的流通进攻研究[J],1987(12):8-12.

[11]冉净斐,文启湘.流通战略产业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6):10-16.

[12]郭国荣.发展先导型商品流通结构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2003(4):76-82.

[13]唐煌.日本扩大内需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11):17-20. 

[14]陈淮.80年代日本产业结构及产业政策的回顾与评价[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0(10):17-20.

[15]徐从才,石奇.论流通业发展对工业化进程的支持[J].财贸经济,2000(9):49-53.

[16]宋则.流通产业地位和效能需要重新看[J].中国经贸导刊,2003(19):37.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我要投稿

立即
投稿

我要分享

我要评论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