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产业链的畅通与稳定,是社会经济抵御风险的重要支撑。10月28日,广州市商务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广州市“十四五”供应链体系建设规划》(下称《规划》)。作为国内首个大型城市供应链“十四五”规划,《规划》的印发将开启广州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全国重要的枢纽门户,近年来,广州物流规模逐步扩大、商贸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产业供应链建设取得众多成效,正逐步成为连接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重要节点。

    规划中明确,至2025年,将广州打造为亚太供应链组织管理中心;至2035年,将广州打造为国际供应链组织管理中心。 
    一是充分发挥广州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作用,深化与深圳、香港以及周边城市的产业、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进湾区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建设,巩固、增强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枢纽地位;二是充分发挥广州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职能,加快完善空、铁、海枢纽设施和联运体系,提升国内交通物流组织效率。同时加强与国内市场合作,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的协作联动,推动广州优势产业、企业建设完善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布局,将广州打造成为全国产业链供应链核心枢纽。三是充分发挥广州在亚太经济圈的交通地理位置优势,持续加强与东南亚生产、贸易、金融等领域合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资源的引进、输出、协调、对接,确立广州亚太供应链组织管理中心地位;四是进一步提升广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辐射作用,拓展全球交通物流覆盖面,加大对外合作支持力度,充分调动一带一路供应链价值资源,大力拓展北美、欧洲等全球重要供应链市场,提升全球供应链资源的整合能力和组织效率,增强供应链核心环节主导能力,将广州打造成为国际供应链组织管理中心。 

    规划思路是在“十四五”时期,广州应从供应链的区域格局与体系,供应链的安全、价值与创新问题,供应链的企业生态与发展环境,供应链的物流支撑与规划实施保障等方面积极发力,从而提高广州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要素聚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促进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 

    一是构建供应链区域格局,形成现代供应链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从大湾区一体化、国内“内循环”、国际“外循环”三个层面,加强广州供应链同区域供应链网络的对接,构建更广范围内功能互补、协调共进的产业布局体系。以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的供应链先进技术为引领,以农、工、商三大产业领域为主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充分衔接物流设施与产业集群,形成“1+5+6+4”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体系。 

    二是保障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价值提升与创新发展。通过民生供应链赋能、供应链监测预警、供应链金融监管,保障城市民生、产业发展、金融环境的安全与稳定。通过促进物流价值、产品价值、协同价值的提升,构建供应链话语体系,增强供应链自主能力,提高供应链实时能效。通过助力技术应用、流通循环、服务平台三方面的创新发展,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绿色发展水平以及服务支撑能力。 

    三是培育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生态,优化供应链发展环境。一手推动龙头企业作为“链主”发挥供应链带动作用,一手引导中小企业在专业领域进行精细化、特色化探索,形成大中小企业高效协同、融通发展的供应链生态格局。针对政策标准体系、公共服务供给、金融服务支持、人才培养体系四方面开展完善与提升工作,形成指引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人才充足的供应链发展环境。 

    四是强化交通物流支撑,加强规划实施保障。在交通物流方面,打造 5 个供应链综合枢纽、10 个专业供应链枢纽加若干供应链流通节点的“5+10+N”供应链枢纽体系,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冷链设施网络建设,增强冷链服务供给能力。在规划实施方面,通过创新政策引领、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资金支持、统筹设施建设实现机制、组织、财税、空间四方面的全面有效保障。

    规划中指出了应强化供应链空间支撑 ,并提出应构建供应链枢纽体系、提升供应链枢纽服务水平、推进多式联运枢纽建设等路径。


     ◆发挥交通物流基础优势,构建供应链枢纽体系 

    推动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物流运行体系。依托交通物流枢纽布局,形成“5+10+N”供应链物流枢纽体系。以广州空港、南沙港、东部公铁联运枢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等五大交通物流产业枢纽为核心形成 5 个供应链综合枢纽,辐射全国和国际供应链网络;依托神山、下元、黄埔新港等公路、铁路、港口货运枢纽以及小虎岛、明珠工业园等主要制造业物流集聚区形成专业供应链枢纽;依托街北、太和等公路货运站形成若干供应链流通节点,承担小批量运输中转、短距离物流等供应链流通功能。 

    ◆提升供应链枢纽服务水平

    加快建设白云机场国际航空枢纽港,以白云机场为核心,以空铁联运为牵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综合交通枢纽,增强枢纽与广州中心城区、南部海港的互联互通,实现空港、海港、铁路港、公路港、信息港“五港联动”。拓展国际国内货运航线网络,提升临空经济辐射能力。加快建设航空物流园区和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保税+”新业态,加快建设华南生物医药制品分拨中心、航空维修及航材分拨中心、跨境电商孵化基地、保税展示交易中心、融资租赁中心。引进落地一批跨境电商、物流、平台、支付结汇等企业和项目,打造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和最优生态圈。优化整合四大港区功能,促进港城协调一体。重点发展南沙港区,推进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推动汽车、粮食及大宗商品码头建设,实现港口货运功能向南沙港区集聚,打造综合性、现代化港区;以新沙港区、黄埔港区新港作业区为主形成煤炭、粮食、集装箱物流基地;加快黄埔老港、内港转型升级,调整转移货物运输功能,打造高端航运功能区。优化铁路货运场站及线路网络体系,强化铁路物流枢纽货物集散功能,建设铁路散粮转运设施。整合铁路现有物流资源,构建现代物流信息系统,拓展铁路物流增值业务。推进规划建设高铁快运基地,完善货运配套设施。整合优化公路货运站场布局,统筹制定保留调整、升级改造以及新建等布局策略,逐步改变中长距离通过公路大规模转运货物的情况,减少公路货运量和货车使用量。 

    ◆推进多式联运枢纽建设

    以发展多式联运枢纽园区为导向,推进既有物流园区、传统铁路货运场站、公路货运枢纽向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现代物流园区、物流产业融合发展、产城融合等转型发展。重点推进大田铁路中心站、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南沙港铁路南沙港站、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万顷沙站海铁联运物流融合发展区建设,加强不同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完善航空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积极推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接驳机场, 强化公铁联运、陆空联运、铁海联运、江海联运。加快建设公铁海空江综合物流信息平台,推动实施货运便利通关政策,提供全过程一体化信息服务。加快完善多式联运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推广集装箱、托盘等标准化运载单元,鼓励发展多式联运先进装备技术,实现装卸设备和转运设备的无缝对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我要投稿

立即
投稿

我要分享

我要评论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