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年古港到改革开放窗口、国家中心城市,今天的广州,又以昂扬的姿态阔步迈向国际大都市。70年间,各种数据的跃升都在诉说着城市进步的轨迹。随着这些年开放的力度加大,社会的文化愈加多元,这个活跃的市场在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草案提出广州目标愿景是“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城市性质则为“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广州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其中,“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被列为广州城市发展的核心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广州在城市功能定位上曾先后树立多个引领性目标,如区域金融中心、区域科技中心、国家文化名城、创意之都、先进制造业基地。时至今日,广州都还远不是国家的金融中心、创新中心、文化中心或先进制造中心等。近二十年来,广州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国际商贸中心功能并没有从战略上得到系统强化,甚至部分领域出现弱化或流失状态,城市个性或特色越来越呈现出迷茫现象。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教授在《广州日报》访谈中提到无论是千年商都的历史,还是国家从战略上给广州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为第一核心功能的定位,都说明广州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功能排序是:国际商贸、综合交通、科技创新、教育文化。

广州是“千年商都”和 “世界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商贸业历史和文化积淀。广州这个城市因商而生、因商而发展壮大、因商而辉煌,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历史上广州商贸业都深具影响力。且不说一百多年前的“一口通商”时代, 就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广交会”、改革开放初期的“前沿地”和“试验田”国人迄今高度认同的,仍是广州的全国商贸中心地位,“广交会”、“广州价格”、“广式服务”仍是国人常津津乐道并用于识别广州的核心“标签”。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它的根与魂,都首先体现为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30年排名全国第三,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融资租赁等贸易新业态快速发展。 离开了商贸,广州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条件和资格很难达到,其他功能也会弱化。至于国际交通、科技创新等功能的排序,它不仅位列国际商贸之后,而且它们应该相互强化,形成有机整体,而不是各自奋战,相互脱节。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教授就广州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的优劣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措施。广州是全国唯一商脉不断传承的“千年商都”, 具有客源多、商场多、商品多、商人多、体验多等特色优势, 拥有足够优越的自然和地理条件、足够强大的商流和物流基础、足够好的商业文化和商业氛围、足够多的商业机会以及足够多的商业人才等一系列有利条件在新形势下,广州在建设国际大都市方面又形成了若干新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丰富完整且十分强大的商贸产业链优势、长期积累形成的内外贸连通的渠道体系优势、在商品定制等新业态方面的领先优势、时尚创意设计和发布起步早的优势等。

对标其他国际大都市,广州存在的差距和短板还是不少,例如,高端人才缺失、国际商贸渠道拓展能力较弱、国内商贸资本运营水平偏低、商贸龙头企业不够突出、商业供应链层次不高等。


广州打造国际大都市,尤其是推动商贸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产业定位、城市发展、区域协调等多个方面。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措施值得关注:

一是以打造国际时尚之都为切入点,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不断提升广州在重点领域国内外优质名品进出口贸易及渠道拓展能力,强化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贸易体系和贸易枢纽中的地位;

二是大力发展商品展贸、商品定制、市场采购、渠道总部、供应链总部等各种新业态,促进新技术与商贸业的融合,形成各种发展新贸易创新发展平台或载体,例如,除基础较好的琶州会展、南沙自贸区外,还要加快培育黄埔临港经济区商贸创新带、广州南站商贸创新聚集区等;三是大力推动商贸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深化提升现代供应链、创意设计、品牌打造等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不断增强广州服装、家具等时尚产业在国内外的渠道控制权和商品定价权;四是加强全球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以改革破局,以创新开路。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广州活力生猛,老城市焕发新活力。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咨询

微信咨询

我要投稿

立即
投稿

我要分享

我要评论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